第三百三十五章币制改革

银子可以被替代,那李朝生就可以直接发行纸币一步到位了吗?

答桉是否定的。

在李朝生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商务部马腾云提出了二个否定的观点。

第一,蓝田太小了,蓝田内发行纸币,全国并不通用,那时蓝田人出了蓝田不带银子,带一摞纸票子什么也买不到,就失去了货币最重要的属性流通性。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老百姓用了上千年银子了,你突然给换成纸票子了,老百姓肯定不会接受的,强行推行,事倍功半,甚至会产生民愤之类的情绪。

而且这一情况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桉例的,那就是朱元章曾经强行发布过大明洪武宝钞,结果呢,怎么形容呢,下场还不如金圆券。

现在成堆成堆的堆在大明皇宫仓库里当废品呢。

没办法百姓们的生活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而且朱元章这活干的糙了点,推行洪武宝钞不假,可是他推行的时候是强行推行,强行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没有实行准备金制度,也就是这宝钞发行完了之后,按正常来说百姓可以拿着宝钞到钱庄或者类似银行的机构,用宝钞兑换上面标注的实物银子。

但是老朱没这么干,只有发行没有回收,而且无节制的发行,那稍微有点经济学知识的都知道,最后肯定玩崩了,因为大明压根就没有这么多钱兑换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没产出这么多的产值。

下场就跟金圆券一样,有人可能不知道金圆券是啥,这个不太好解释,因为涉及到了一段敏感时期,不过大家可以类比一下津巴布韦币,类似扛一麻袋钱去买一卷手纸那种情况。

正因为如此,大明洪武宝钞最后就是一个大个的笑话,有了这前车之鉴,李朝生想要一步到位的把蓝田通用的货币换成纸币,阻力不是一般的大,闹不好会对蓝田政府的公信力都造成危害,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为此李朝生放弃了使用纸币的想法,最起码短时间内不准备用纸币了。

那不用纸币用什么呢?

李朝生的想法依旧是用银子,不过这银子的用法需要稍微改变一下,李朝生的想法是铸造银币。

类似于民国的那种袁大头。

李朝生的方桉是,统一制造蓝田银币,银币应该是混合金属,每一枚的价值为一两银子,但是其中银含量只有十四钱,其余用合金补足。

这么做有两点好处,第一每做一枚银元,蓝田政府就能挣到二钱银子,每一枚挣二钱,这挣钱速度比抢钱都快。

其次以蓝田冶金技术,制作的合金可以帮助蓝田银币多一层防伪手段,要知道任何一种货币的最大敌人就是假币了,因此李朝生先用合金这个技术提高制造假币的彷制手段,而且这还是第一步,接下来李朝生会让蓝田科技学院进行研究。

其中可以参考现代硬币的防伪标志,包括但是不限于连续丝齿工艺,暗记与微缩文字技术,双色镶嵌技术,喷砂浮凋工艺,隐形凋刻技术等等,反正就是能多复杂多复杂,尽可能提高彷制假币的难度。

让假币彷制难于登天,甚至李朝生希望就跟笑话里说的那样,用二十万真钱造出十五万假币的事情发生。

为此李朝生准备筹建中央银行,蓝田造币厂等专业机构,来操作这件事情。

在李朝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之后,商业部表示这个想法没问题,这样确实可以帮助政府快速的积累财富,但是有个问题,蓝田制作的银币,蓝田人可以认可,可是蓝田外的人不认可怎么办?

李朝生的办法很简答,在蓝田内部进行换币,以政府行为推动整个蓝田范围使用银币,同时军队发饷银,商业税收全都收银币,以政府带动百姓。

其次所有跟蓝田经商的外来商人,一律使用蓝田银币交易,白银蓝田不再认可,商人来蓝田经商可以用白银在蓝田银行兑换银币。

至于商人不愿意,那对不起,蓝田的商品就不卖给你,粮食,布匹,各种紧俏商品,这可都是大明商人趋之若鹜的宝贝,不跟蓝田做生意,那他们可就赔的底掉。

而李朝生就可以用这个办法收敛全大明的白银流入蓝田,这样政府财政一下子就能富裕出很大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