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

不过急着运货之前, 还有另一件大事。

-----------------------------------

秋风渐起,外滩十六铺客运码头的贵宾休息室里,客人寥寥,行李箱倒是铺了半间屋子。

容闳一身西装,柱了手杖,围了薄薄的白围巾,新留的头发盘起来,藏在西式礼帽中,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颜值。

他笑问:“林姑娘,这次要什么伴手礼吗?”

林玉婵立刻说:“林肯的签名!”

容闳为难:“总统先生在指挥打仗呢。这次没有邀请信,我也不能随便进战场啊。”

她也是开句玩笑,于是不提这茬,改口道:“那您多写信回来,说说外国的风土人情,这里大伙惦念您平安,反正邮费朝廷报销。”

十九世纪的欧美,新思潮新科技连番冲击,社会面貌也在迅速变化。在林玉婵看来,可比二十一世纪那些暮气沉沉的晚年资本主义社会要有意思多了。

林玉婵笑眯眯掏包,提出一个沉重小纸袋,送给容闳。

“二十瓶薄荷油。防治晕船。”林玉婵豪爽道,“这叫‘船敬’,容大人请笑纳。”

容闳失笑,接了。想起今后那几个月的船上时光,还真有点发杵,笑容慢慢转为苦笑。

“高兴点。”林玉婵笑道,“等您带机器回来,中国就可以自己造枪炮、造火柴、造钟表……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