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林玉婵耐着性子,又问一遍。

“像这样一亩田,棉铃轧过,能出多少斤花衣,卖多少价?”

那工头懒洋洋道:“我又不管这事。洋人出多少价,我们卖多少价,看年景咯。”

就这样一句话,那工头觉得,足够敷衍一个求知欲过剩的小娘皮。

林玉婵:“……”

棉花枉为江南明星大宗商品,中国人竟然连定价权也没有。

也就是棉花近年紧俏,洋人互相竞争购买,这才年年卖出高价。普通棉农也许根本不知道市场动向,糊里糊涂就发财了。

她还待再问,那工头忽然看到什么,撇下林玉婵等人,帕子擦一把汗,迎上另一侧。

“郑老爷吉祥!老爷总算来了,快来人,给郑老爷搬凳子坐!哈哈哈,我们家老爷盼您盼好几天了,郑老爷喝茶吗?请院子里坐……”

一辆小骡车停在小路上。下来一个穿长衫的年轻商人,身后跟着个仆役。

那工头一溜烟跑过去请安,态度十分恭敬,脑袋几乎栽进棉花田,如同见到衣食父母。

林玉婵:“……”

反正被人轻视也不是第一回 了,她朝红姑念姑笑笑,提议:“去邻村看看。”

三人走过田垄,和那下车的“郑老爷”擦肩而过。

工头正热情地介绍:“咱们这里的棉花田,以前请专人育过种,出的棉铃成熟白亮,老爷肯定满意……”

林玉婵突然心里一跳,放慢脚步。

这“郑老爷”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