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弱冠之龄的年轻人,哪能没有点争强好胜之心。

果然,一瞬间,郑观应白皙的脸颊有点泛红,有点张口结舌,大概难以用寥寥数语怼回去。

林玉婵:“告辞,拜拜!莫忘记食午饭!”

她看到义兴的小船已经摇了回来,转身快步跑回,笑眯眯地迎接红姑念姑,和摇船大哥一起,舱里端出来温热的外卖饭食,铺块布,船里搬出碗筷,烧水烫过,坐在田垄上开始享用。

郑观应当然不用寒酸野餐。工头早就等在不远处,弯着腰,请他去旁边的凉棚里。棉田主人已经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农家乐。

他点点头,回头看了看这一群奇怪的女客,入了座。

--------------------------------

两边各自填肚子。郑观应这边还得应酬谈话,接收那棉田地主的花式彩虹屁。等他初步签了订单,带着酒意走出凉棚之后,那边野餐的几位已经收摊,正在油布上摊了瓜子零嘴,一边吃,一边叽叽喳喳的聊天。

“嚟尝尝呀!呢老香黄真是入味,和家里一个味道!”

“我问过,那铺子老板,是潮州搬来的。十年了。”

“少食些,食多了热气,上火。”

“惊咩呀?热气饮凉茶呀!难得买到这么全的凉果。来来妹仔,尝尝这陈皮……”

几个姑娘姑婆说的都是广东方言,郑观应听得一字不漏。

而且她们从哪搞来了一大盒广式凉果!

黄皮鼓、老药桔、老香黄、陈皮杏脯、草橄榄、加应子、五香话梅、糖杨桃、蜜芒果、话桃条、九制陈皮……

满满一大盒子,分装在不同小罐里。

单看那颜色,鲜嫩欲滴,仿佛一下把人带回了那烟火气缭绕的广州上下九。

再看那包装,按上海标准有点土气过时。但对广东人来说,是标准的“小时候”零嘴。

郑观应的脚步忍不住慢了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