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林玉婵在门外,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公司的……嗯,技术经理!女子体弱,又细心,力气活做不来,更适合操作这些机器。大家见笑。”

在如今的中国,西洋机械刚刚引进沿海地区,“男人更适合操作机器”的刻板印象还没有形成。正相反,妇女由于体力上的限制,反而被认为是更适合使用机械助力。比如纺纱织布轧棉花,乡间田里早就有无数妇女使用小型机械生产劳动。

所以林玉婵稍微带一带节奏,大家就接受了这个说法:“可不是嘛。一个小囡,让她端这些大锅大勺,她也端不动啊,哈哈。”

还有人好奇:“这个桶是干什么的?——那个炉子呢?”

林玉婵和几个博雅员工分工合作,化身讲解员,给大家答疑解惑。

第216章

如今博雅公司通过安庆茶栈, 在内地包了茶山,从产茶区直接收毛茶——萎凋、揉捻、发酵的步骤都在当地进行,而后续的十几道外销精制工序, 以前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手工完成, 如今大部分都可以交给机器, 产量惊人。

当然,这些加工工序的具体细节以及各种参数, 都是严格保密的。但林玉婵不介意让群众看一看蒸汽机工作的过程。

西洋人在上海造厂, 万里迢迢运来先进机器,通常喜欢藏着掖着, 唯恐中国人偷学, 或者趁机偷点零部件之类。这样虽然安全,但也导致群众愈发不理解厂房里的奥妙, 进而生出各种可怕的臆测, 有时还会酿成冲突。

而林玉婵觉得, 区区蒸汽机,实在没什么可藏私的。以后还会有内燃机, 还有电机。蒸汽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 还能风光多久?

西洋机器早晚越来越普及。她也许是第一个摘桃子的, 但她不会是唯一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