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页

小会议室里,理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神情亢奋。

这是正在发生的难得案例啊,学者最喜欢有这种研究对象了。

当然,现在讨论的,还是后续影响,会爆发到什么程度。

华国应该怎么应对,早就有了一些预案。

那么阿美会变成什么样子?

顾松记起来一个报告,说如果要直观一点去描述的话,那一项研究的测算很简单明了。因为这场危机,阿美人均减少了7万美元收入。

阿美一共有多少人口?

这个数字算出来,就着实恐怖了。

就在众人讨论的时候,保家齐也终于来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看着保家齐,等他开口。

“7月dyac破产,现在雷曼兄弟破产,这场危机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出现。我们的市场和金融系统虽然有比较强的独立性,但接下来怎么应对、用哪一套预案、做哪些调整,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保家齐没有多说无关的话,坐下之后,就迅速进入了正题。

顾松没有开口。

经济、国际关系、金融这些东西,还是由大佬们去分析好了。

顾松在这里,只是提醒他们,在考虑方案的时候,可以注意到现在华国的制造业水平已经不一样了。

大危机当中,自然也有大机遇。

原本的这场大危机,华国是采取投入巨额资金,以进行基础建设为主来刺激内需的方式实现经济回暖增长的。

这不能说有错,毕竟那个时候,除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式增长,也实在很难有更好、或者更精微的办法。

但现在,顾松的存在就是告诉他们,至少有那么一些领域,技术含量是有的。资金投入到这些领域,未来的发展结构会更好。

那么多钱,分一块小份额出来,投入到顾松业已培育出种子的芯片制造、精密仪器制造、新材料、电子制造等实业领域,出来的产品在国际上都是有市场的!

何况,在国外金融业遭到重创的时候,正是他们产能停滞甚至萎缩的时期。

基础建设当然还是得投入,不要比例那么夸张就是,不要基本上都流向体制内去了就是。

于是当保家齐看向顾松这边的时候,他就说道:“刺激内需我赞同,我们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如果需求爆发出来,确实是具备独一无二优势的。但是,如果资金通过土地和廉价劳动力收获的汇报太大,一定会挤占制造业发展的资源和机会。”

“我想,是不是可以借鉴03年大基金的那种方式,在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领域,再扩大一下扶持规模。”

他说到这里就停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