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4页

他们并不知道,新时代就在眼前。

《社会阶级论》固然有很大的影响,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当然也有很大的影响,朝堂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也很正常。

但是,在皇帝回来后,另一个声音,无疑压住了朝堂上所有关于新政的争议。

什么声音?

弹劾首相韩爌的声音!

是借着李逢节事件,弹劾韩爌。

关于海贸政策和漠北政策已经争得不可开交了,立法院又在上面撒了一把盐,让整个朝堂瞬间紧张起来。

当时李逢节的事情发生后,其实就有人议论韩爌,只是兹事体大,停留在小声议论上面。

而现在,立法院就有人开始弹劾了。

直到二月二十九日,皇帝的御前会议上,内阁大臣周延儒公开指责韩爌要对李逢节事件负全责,这件事发展到了巅峰。

三月,廉政督察总府展开了对首相的调查。

与此同时,三月,韩爌辞去首相之位。

朝野震惊。

首相的位置一空,无数人都活跃起来。

尤其是内阁几个大臣,大家都想趁此机会,能够登上首相的位置。

民间也在议论,下一任首相到底会是谁呢?

四月初的时候,就有了结果。

谁?

李岩!

没错,李岩!

才三十三岁的李岩,成了大明朝的首相!

一时间,《大明日报》、《北京快报》头版都是这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