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国少师,自然是四位学坛祭酒。
择吉日,刘备在蓟王宫举行大典。已经能蹒跚学步的蓟王子刘封,跪地行礼,拜四位大儒为师。
文武列队,百官出席。如此大的场面,只有两岁的蓟王子,竟能全然不惧,随国令士异,一字一句用清澈的童音,向几位少师答礼。
满朝文武,惊奇之余,亦更加欢喜。蓟国后继有人。
位列在黄忠和黄盖之后的关羽、张飞二人,更是眉开眼笑,喜不自禁。
张飞言道,大哥文武双全。侄儿岂能学文不学武。以后定要把俺这一身本领,通通传去才好。
关羽笑着摇头:大嫂号称剑绝,又岂会藏私。
张飞这便醒悟:二哥言之有理。
蓟国少师,秩二千石。
四人轮换,往来宫中,为蓟王子传道授业解惑。平日无需上朝。若上朝,当位列文官之首。
足见蓟国尊师重道。
蔡邕初来楼桑时曾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此句出自《荀子·大略》。
蔡伯喈一语成谶(yi yu chéng chèn)。如今蓟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不正是兴盛之兆。
四位大儒既官拜少师,学坛祭酒一职便要卸任。十余载风雨兼程,传道授业,劳苦而功高。楼桑学坛人才济济,卧虎藏龙。大江南北,许多俊才,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拜在四位名师大儒门下。
与都水长,苦无继任人选完全迥异。学坛祭酒,两位国相已有心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