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页

……

孙传庭本是一个执拗、固执的人,认准的事情,绝不轻易低头,不管面对权臣还是陛下,但几次的宦海沉浮和三年的牢狱之灾,加上年纪渐渐增大,令他的心性有了些微的改变,看事情,对政策,不再那么锋芒毕露,固执向前了。

历史上,孙传庭只所以违背本心,率兵出西安,其实就是改变的结果,因为“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卒乎?”

这是他的亲言。

如果是崇祯十一年以前的孙传庭,宁愿罢官下狱,也是不会出陕西的。

岁月磨平了孙传庭的一些棱角,令他不得不有一些改变,但他骨子里的谨慎和执着,却是始终没有改变。

今世,孙传庭自从出狱以来,小心谨慎,不敢再有错误,隆武陛下继位之后,对他恩遇有重,信任有加,事事以咨询,孙传庭感激不尽,现在又入了内阁,掌了兵部,为蓟辽总督,陛下将复辽的重任,交到了他的肩上,更给了他绝对的权力和荣誉,作为臣子,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阁老,大宁到了。”

一个声音在孙传庭耳边响起,将他惊醒。

却是军机大臣史可法。

这一次孙传庭出征,军机处史可法、带着杨而铭袁枢,联同下面的参军参政,一共三十人随行,加上孙传庭本来的幕僚团队,参谋力量十分强大。

——孙传庭1593年生人,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史可法1602年生人,崇祯元年(1628年)的进士,论起来,孙传庭是史可法绝对的前辈,只不过在仕途上,史可法身为左光斗的高徒,东林后起之秀,又被崇祯帝看重,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成了南京兵部尚书,孙传庭却是比较挫折,虽然勤勤恳恳,有功有绩,但一直都不得崇祯帝的喜欢。

这一世,情况稍有改变,史可法没有前世里那般的顺当,漕运总督和南京兵部尚书的任上,他都遭到了相当的挫折,内心时不时的就会纠结,而一切都是因为隆武帝身为太子之时和登基之后的一系列改革。也正是这些风波和挫折,令史可法的心态和历史上有所不同,个人脾性也有很大的成长,但仍然不够。

作为前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一级的人物,隆武帝派史可法来为孙传庭的副手,只为了四个字,历练,学习,希望史可法能耳濡目染,从孙传庭身上多学到一些东西,以为后面的大用。

孙传庭微微点头,抬头望去。

——只见远方官道的尽头,一座今年刚刚修砌完成的新城,出现在了面前,城池不大,但角楼、马面,护城河,吊桥应有尽有,远远地,城头飘扬的日月军情在蓝天白云之下,迎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