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微微一笑,道:“无论如何,军中的确缺乏箭矢,因此我虽知公瑾藉此为难于我,但既关乎破曹大局,我不得不勉为其难答应啊!不过此事尚须子敬配合,请借我快船二十艘,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以青布为船幔,每船草人百余个,分排船的两边。我担保三日后必有十万支箭矢奉上。但此事切勿告知公瑾,望子敬以破曹大局为重。”
鲁肃一听,心中虽然惊疑不定,但既然此事关乎破曹大局,他也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事实上,鲁肃是坚决的主战派,只要有利于破曹大计,他连自己的生命也可以冒险,又岂会吝啬那区区二十艘快船呢?
鲁肃告辞孔明,回去向周瑜呈报,说孔明正在忙于造箭的准备工夫,绝无惊恐潜逃之意,他果然并无提及孔明借船之事。
周瑜心中大奇,冷笑道:“哼哼,孔明弄甚玄虚?且看他三日后如何答复我。”
鲁肃告辞而出,他果然悄悄的调拨出快船二十艘,又依孔明吩咐,每船配兵士三十人,以及草人、青布幔等物,一应俱备,等待孔明调用。
但第一日不见孔明有任何行动,第二日亦毫无讯息,鲁肃心中不由又惊又奇,他深知若第三日后,孔明交不出十万箭矢,他又已立下军令状,孔明的生命只怕难保,如此一来,破曹的大局只怕便大受动摇了!因此鲁肃此时反倒为孔明能否如期达成任务而心急了。
直到第三日的四更时分,孔明忽然派他的书僮雕雪前来,相请鲁肃带同快船二十艘,到他的小船会合。
鲁肃依言行动,他登上孔明的小舟,孔明果然已在守候,一见鲁肃,便含笑道:“请子敬一同前去取箭如何?”
鲁肃愕然道:“去何处取箭?你莫开玩笑啊!”
孔明笑道:“事关破曹大局,岂会儿戏?子敬放心,到了便知是何处了。”
于是孔明下令,将快船二十艘,用长索相连,向三江口北面驶去。因快船上有鲁肃坐镇,东吴水寨守卫的兵将也毫无阻拦。
快船驶出长江心,望北再驶三四十里,正当鲁肃越来越惊疑之际,江面上突地涌出漫天大雾,于凌晨时分,大雾更浓,相隔三丈,不辨人物。
孔明此时下令船加速行驶,快船风驰电掣,向长江北面疾航,不久,便接近曹操的水军大寨了,此时鲁肃已辨认得此外面百丈远处,便是令人震惊的曹军水寨,绵延数十里,即便天神降世,亦休想冲闯得过。
不料孔明却于此时,教军士在快船上擂鼓吶喊。鲁肃不由心胆俱寒,忙道:“孔明!你这是扯我来送死吗?若曹军齐出,如何抵挡?”
孔明呵呵笑道:“曹操疑心甚重,于此浓雾之中,他如何肯出?我等且饮酒观雾,待雾散之时,便可班师而回了。”
鲁肃心中惊骇不已,哪有心情饮酒观雾?
此时,在曹军水寨中,水军新任都督毛介、于禁二人,闻寨外战鼓震天,慌忙来报曹操。那曹操望眼江上,只见浓雾蔽天,三丈之外不辨人物,便断然说道:“重雾迷江,东吴军忽到,必有伏兵在后,切勿轻举妄动!传令下去,着守寨兵将,以弓箭齐射,赶走逼近之船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