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佛说+番外 AyeAyeCaptain 805 字 2023-04-05

“将人体意识上传为数据,理论上可以实现永生。但是这只有在22世纪人类文明巅峰期才能做到,如今这技术早就失传了。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实现永生的吗?”

“现在我明白了。”赵没有看着地板下的无数自己,轻声道,“融合实验、量子场阈、考古学家,他们确实能组成一个衔尾蛇的环。”

衔尾蛇是炼金术的重要标志,是一条正在吞吃自己尾巴的蛇,结果形成一个圆环,意味“不死之身”“循环”“无限大”。

由遗址和考古学家构成的这场巨大实验,的确是生命的炼金术。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明白原理,但是以我如今能够想起来的记忆,很容易做出一些推测。”赵没有道,“‘融合实验’的底层技术是当年从佛陀主机中复原出的一些数据,和量子技术相关,而它又涉及到意识,将这三者叠加再代入已知现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你们用量子技术,探测、或者制造了所谓的‘量子场阈’,那些独立于现实维度之外的奇异空间,然后又制造了‘考古学家’这样的特殊人群,他们的体质和常人不同,因此可以在现实与量子场阈之间穿梭——量子场阈大概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我猜我的躯体更换得这么频繁,显然遗址会削减人体寿命,同时因为什么原因,大脑可以实现长期保鲜。”

“以大都会如今的技术,人造躯体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困难的是无法制造大脑,确切来说,是无法制造和原生大脑一模一样的复制品,拥有同样的人格和记忆——但考古学家的体质解决了这个难题。”

“普通人的大脑在二十多岁后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而考古学家受到量子场阈的影响,大脑可以永久保鲜。”

“那么,只要及时更换躯体,某种意义上,就可以实现永生。”

赵没有说着转过头,看向玻璃窗外庞大的建筑群,“大都会九百层以上都是政府机要部门,我猜,这些年南极是将实验场地搬回了城里。”

得出这个结论并不难,毕竟以他的亲身经历,几乎所有“遗址”的入口都在大都会内部,将实验场建在俯瞰全城的九百层,更方便掌控一切。

但是,“遗址”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果所有“遗址”的入口都开在大都会内部,那么这座城市本身,是否就成了现实与量子场阈之间的媒介?

大都会连接着这么多入口,城市本身真的不会受到任何侵蚀吗?

以赵没有如今的记忆来看,南极方面开启的这场实验至少已有百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遗址越来越多,那么作为沟通量子场阈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大都会这座城市,究竟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在那场被侵入的生成梦中,将他踹翻在地后刁禅告诉说:“赵没有,我们都是实验体。”

“而你是更为关键的那一个。”

他是什么时候成为实验体的?

赵没有在已知的记忆中追溯,所能找到最早的答案,就是古都的那场爆炸。

他邀请钱多多殉情,打开了深埋于2号实验场的量子炸弹,但是在最终爆炸之前,刁禅捅了他。

赵没有看向钱多多,问:“钱哥,那颗量子炸弹到底爆了没有?”

钱多多沉默片刻,答道:“它爆了。”

“那场爆炸就是融合实验的真正开始。”

“当时留在古都的所有人,最后都成为了‘考古学家’。”

多年前,南极发起“融合实验”。这个实验最初源于古都从佛陀中解析出的一部分机密数据,经大都会政府转交给南极方面,南极研究院经过解析,最终从数据中复原出了一种技术,他们用这种技术,第一次打开了量子场阈。

量子场阈不是平行时空,也不是高维世界,很难定义这种独立于现实之外的空间到底是什么,量子场阈的排他性很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进入,南极方面通过大量实验,最后发现,将一种量子微粒与人体融合,能够制造出可以自由出入量子场阈的人类。

这便是“考古学家”的前身。

“融合实验”最初的命名便源于这种量子微粒与人体的融合,但是这种融合风险很高,南极方面研究了很久,从特殊渠道得知,古都研究院院长赵没有曾经见过关于量子技术的这批数据,但是和南极开启融合实验不同,他用这批从佛陀中复原出的机密数据,制作了一颗炸弹。

一颗量子炸弹。

赵没有大概是想要将这枚炸弹作为保险,挟制大都会政府和南极方面。炸弹带来的通常是毁灭,如果南极方面的实验带来什么不可预知的后果,这枚炸弹将是销毁一切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