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她要是消极怠工,首先便是辜负太后对她的期望。

郁宛无话可说了,人各有志,那拉氏跟她公公倒是更有共同话题——雍正也是个工作狂人,可乾隆爷不是啊。

那拉氏哂道:“为了汪氏这张脸,还不知要生出多少风波来,本宫瞧万岁爷也是鬼迷心窍了。”

郁宛在心中默念,分明是色迷心窍,都说男人对初恋最难忘怀,可若汪氏不是生着富察皇后年轻时的容貌,而是临终时那副憔悴不堪的面容,只怕皇帝也懒得多看她一眼。

倏忽已进三月,十一日即是孝贤皇后逝世十六周年忌辰,恰如那拉氏预计的那般,皇帝决定要大操大办,他对发妻的怀念在这一年达到史无前例的顶点。

最令人瞠目的是他竟让汪氏协助料理这回的祭典。

那拉氏实在忍无可忍,一个贵人哪里担得起这种大事?皇帝一定要抬举汪氏,不如把她的凤印也送到咸福宫去,她看这后位早晚得让人。

帝后间爆发激烈的口角,李玉王进保在养心殿外都能听得清脆的瓷器落地声,想必万岁爷怒摔了一套茶具。

可皇后依然直挺挺地站着,寸步不让,叫御前一干太监们看着心惊肉跳。

最后还是李玉机灵,去慈宁宫请了太后来,钮祜禄老太太苦劝半天,才使得儿子收回成命——汪氏的身份实在不适合主祭,顶多到时候上柱香也就够了,皇帝一定要跟祖宗家法对着干,只怕先皇后在九泉之下也难安息。

说到孝贤乾隆神色方才柔软些,可再看对面铮铮铁骨的那拉氏,就觉得今非昔比,他怎么娶了这么一个强势的皇后?孝贤是从来不对他疾言厉色的。

看着皇帝面露嫌恶,太后叹道:“哀家知道你心底所思所想,可逝者已矣,人总得朝前看,你为着孝贤缘故,处处给皇后脸子瞧,这对皇后难道公平么?”

乾隆哼声,“是她总要跟朕作对。”

太后道:“你扪心自问,皇后所说难道不在理?她要是任由一个贵人来操办孝贤祭礼,只怕外头的人该笑掉大牙,以为宫里如何乱了章法,皇帝你到底盼着孝贤好还是不好?汪氏从未料理过内宫事务,她若出了舛错,皇帝你会秉公处置么?”

乾隆道:“所以朕才要她跟皇后学,谁天生就会管事?谁知皇后开口就给朕挡回去了。”

太后道:“时间太紧了,过两年再说吧,汪氏若真是个好的,等她熬成嫔位,哀家少不得也提拔她些,很不必皇帝你在这里多事。”

言下之意,为天子的管好外朝就够了,内廷这种女人家的战场实在无须他来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