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在后宫这个天然畸形的地方,有傲骨不如有傲气活得自在。

庆贵妃劝道:“你也别管了,都过年了,何必为这个惹万岁爷不快?缺的那些就从我份例补罢,左右我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宫里就那么点人,也用不了多少。”

郁宛不认同庆妃观点,汪氏若只是变着法子邀宠也就罢了,郁宛不会跟她争,可如今汪氏违背了一条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抢占生存资源——她才刚封了嫔位就敢这么嚣张,来日若是封妃,岂不是要上天了么?

郁宛势必得压压这位气焰。

但庆贵妃所言有理,找皇帝主持公道显然是白费劲,他根本没把这种鸡毛蒜皮小事放眼底,那么,怎样才是对汪氏最有效且杀伤力最大呢?

郁宛凝思片刻后有了主意,次日便叫敬事房撤掉汪氏的绿头牌。

敬事房总管一开始还有点迟疑,这种事以前也发生过,在慧贤皇贵妃在世时,同当时的秀贵人发生口角,愤而发下此令,可秀贵人毕竟是个毫无出身的新进秀女,怎么能跟惇嫔娘娘相比?就连当时伺候过先皇后的白贵人皇贵妃都对其另眼相看,更别说惇嫔娘娘这神似先皇后的容貌了。

何况慧贤皇贵妃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万岁爷一句话就消停了,可眼前的豫贵妃娘娘神色却像认真的。

总管犹豫半天,到底还是听从了郁宛吩咐,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像他们这种人事事都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郁宛此举旨在试探乾隆对她的态度,她知道因自己是从蒙古来的,又跟皇帝性情相投,乾隆天然地对她有几分纵容——有时候看她甚至像看另一个自己。

可她想知道这种纵容能到什么程度,此番她算了小小地放了个雷,不知乾隆是会包庇汪氏、还是顺从与她,又或者两边调停。

她不会容许汪氏凌驾到自己头上,这是原则问题,当然了,闹开了她也有法子收场——谁叫她先汪氏生下了女儿,有阿木尔这颗开心果在,皇帝怎么也会留几分情面的。

郁宛都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然则四五天过去了,养心殿内始终毫无动静。

皇帝忙于朝政,根本无暇召幸嫔妃。

郁宛:……

汪氏那头自然也无异样,还当几位贵妃怕了自己,那她更得蹬鼻子上脸了。

直至腊八这天,汪氏仿着孝贤皇后生前惯例熬了一锅腊八粥,又叫人送了一碗到养心殿去,成功勾起万岁爷怀旧之心后,便高高兴兴等着翻牌子。

皇帝自然也发觉那块刻着惇嫔的绿头牌不见了,问明敬事房方知情由,立刻吩咐摆驾永和宫。

郁宛正披着狐裘在廊下赏花,明明是种在盆里的红梅,置于暖房用炭火烘着便好,她偏偏要附庸风雅。

乾隆哂道:“要学人偏又学不像,知不知道模样很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