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眼中冷漠荡然无存,他笑着道:“这也是朕勤政努力的意义。百姓安居乐业,邻邦臣服于大清。”
“玛琭对传教士好似很感兴趣?”康熙问道。
“与其说对传教士感兴趣,不如说对传教士来自的国度,有些好奇。好奇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国家是否繁荣。能制造出来这样精确的仪器,连天上的星星都看的更清楚。还能够漂洋过海,来到大清。其中的神秘,比话本子还要让人想要探索了解。”阮酒酒道。
“你啊,怎么这样爱听故事。胤禛和胤祚也爱听朕给他们读书。”康熙道。
“皇上难道不夸我有向学之心吗?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和周围人的品行,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我是个爱读书的好额娘,孩子们以后一定也会是个好学生。”阮酒酒道。
“夸你,你在后宫之中最有文采。”康熙道。
“这话我不敢应。论文采,背诗我尚可,写诗什么的,还是安嫔更厉害。曾看过她写的诗集,那真真是满页锦绣。”阮酒酒佩服道。
性格坚韧强势,但是有满腹文采的才女,很难让人不去崇拜。
“星星也看完了,还想夜钓吗?”康熙不愿去提安嫔。
能在后宫给安嫔、敬嫔一个栖身之所,没有褫夺她们的封号和位份,已是他念着旧情,仁慈所待了。
阮酒酒也只是话赶话,她道:“当然要。等回宫以后,可就没有机会夜晚游湖了。”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阮酒酒回头去问。
取来鱼竿等工具的小太监忙拿着鱼竿,拎着鱼饵上前:“回娘娘,都准备好了。船也停在了鱼最多的地方。皇上和娘娘可以尽兴钓鱼。”
“这个位置好,月亮照在湖面,看的也清楚。”阮酒酒声音轻快,面容温柔,眼眸清澈的,好似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儿。
康熙微微一笑:“走,朕帮你调试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