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润苦笑:“我不知道该怎么训练。阿夙姐姐,你能帮帮我吗?”

“当然可以。”阿夙看到有人努力上进,自然一口应下,将武器放到架子上,随手提了个石锁,掂了重量,递给李重润:“按照老师说的,逐渐延长时间,就能增加臂力。”

“嗯,我会努力的。”李重润接过石锁练起来。

吃完饭,天色依然明亮,众人又要开始上课。每天这个时候都是哀鸿遍野。

武崇训大咧咧地往后一靠,躺在武延基的桌子上,道:“唉,我只要会说大唐官话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学习突厥语和吐蕃语啊?”

骑射课和语言课都是阿夙最爱的课,也是她最擅长的课。

听到武崇训的哀嚎,阿夙转头解释道:“突厥诸部和吐蕃都是武周的一部分,各部落酋长都是武周的臣子。咱们这些人将来要和他们打交道,自然要学他们的语言。”

“唉……”武崇训长吁短叹:“我阿耶也许学了突厥语。”

“哈哈哈”武延基仿佛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情似的,大笑起来:“那个,叔父只会几句简单的寒暄话。据说这也是学了好久才学会的。”

武崇训伸手要去打武延基,但因躺在后桌子上,由于身体的限制没有打到,笑骂道:“别浑说,阿耶会说好多句呢。你别说,阿耶和那些什么可汗说上一两句,他们这些人可高兴啦。”

语言有时候代表着文化上的认同。当年魏晋时期衣冠南渡,王导为了争取南方吴姓的支持,还故意口作南音,吴姓士族也由此转变了对南渡侨姓诸人的态度。

武媚娘也会一点突厥语,最近学了几句吐蕃文。

武周作为疆域广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她对各民族持的文化有兼容并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