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就点点头,伸出两只手要抱抱,司徒越直接把他扛了起来,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扶着他的两条小腿,迈步出了水波殿,司徒暄抱着司徒越的头,扶着他的金冠,兴奋的转着脑袋,嘴里喊着“好高好高。”
司徒越“”
两个人带着一队的宫女太监招摇了半个皇宫,来到了皇帝起居的崇政殿,甄应嘉已经来了,正和皇帝说着甄太君的日常,一天吃多少的饭,多少的点心,睡几个时辰事无巨细一一交代了一遍,皇帝正在感伤,外边皇十三子的笑声就传过来了。
刘金子赶紧进来通报,“是荣爷带着十三爷来了,十三爷坐在荣爷的脖子上不下来,闹着让荣爷带着他在前殿走一圈呢,荣爷说累了,给十三爷讲了个笑话,十三爷就下来了,一个人在哪儿乐呵呢。”
“是朕的十三子和荣郡王,让他们进来,也该用早膳了,你也别回避,正好一次用了。”皇帝温声说了,让甄应嘉不用回避。
“民间都说,大孙子小儿子,老人家的心尖子,臣在家也是偏疼幼子长孙,只是他们读书都没什么灵气,让臣是日日揪心。”
“谁都一样,你看荣王长的一表人才,行动举止都带着疏朗大气,你是没看他在人后什么样子,也是常常顽劣,时时要和朕顶牛。”
司徒越牵着皇十三子进来了,叔侄两个先给皇帝请安,甄应嘉见了礼,皇十三子就跑到皇帝身边“父皇,儿子好一阵子没见您了,怪想您的,您想不想儿子。”
“想想想,朕想着你呢。”皇帝伸出大手在小儿子的脑门上摸了两把,小家伙就从袖子里拿出金簪,对着皇帝说“儿子看这个真好看,儿子没有头发用不着,就把这个送给父皇了,让父皇用。”
司徒越一看,司徒暄手里的金簪是和自己头上的发冠配套的,伸手摸了摸发冠,簪子没了。就埋怨他“十三叔,不带这样的。您拿了侄儿的东西去孝敬祖父,您好歹说一声儿啊。”
看着司徒越板着脸以为他生气了,皇十三子司徒暄立即把头塞到皇帝怀里了。
“好了好了,你叔叔还小呢,看着你发冠精美想着朕了,他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刘金子,你去把朕的冠带挑好的端来,朕没用过的,给君明挑拣挑拣,有看上的,让他拿走吧。”
司徒越立即拦着“算了,刘公公也不必去,孙儿也没生气,就是想着我对十三叔这么好,在他心里还比不上祖父呢。”
时人不轻易送发冠,皇帝的发冠更不会赏下去,发冠被认为是爵位地位的象征,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的东西在里面,皇帝的发冠更不会轻易赏人,满殿的人都把耳朵立了起来,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冠带而已,去吧刘金子,殿中皆是朕的心腹之人,此事也不必外传,你安心收下吧,都是朕没用过的,知道你的怪癖,不给你朕用过的。”
甄应嘉看的心惊肉跳,仿佛窥见了未来一样,低下头不敢让人看到他的表情,木木的找不回自己的动作。接下来整个大殿里面都是司徒暄童言童语,什么哥哥不跟他玩了,看上八姐姐的狮子狗了,八姐姐小气不给他摸摸。还有想吃豌豆糕嬷嬷不让多吃啊,昨天想和大侄子一起睡觉大侄子不愿意啦
过了一会,刘金子端了托盘端上来了六顶金冠,件件镶金嵌玉。皇帝拿起一顶上面镶着珍珠的问司徒越“看看如何?朕年纪大了,戴这个不稳重,给你了。”
既然给司徒越就敢收,上前看了几眼,“花里胡哨的,角里的那顶素了一点,就那个吧。”
“你呀,趁着年轻,要穿鲜亮点,不然跟朕年纪一样大了,穿的鲜亮了也衬不出人了,听祖父的,这些都是你的,拿回去换着戴,把那些颜色素的,没什么装饰的早早的收起来,等你七老八十了再拿出来不迟。”让刘金子把那顶镶着珍珠的给司徒越换上。
“父皇,儿子也要。”司徒暄趴在皇帝的怀里,摇着小屁屁撒娇。
“你大了自然会有的,今儿的是你大侄子的,记着别出去乱说,懂了吗?”
小家伙点点头,伸出小手指,“父皇拉钩钩。”
皇帝和他拉了钩钩,早膳摆了上来,父子祖孙一桌,甄应嘉一个小桌,早饭丰盛,司徒越亲自给皇帝和司徒暄盛粥,看着他们父子两个吃饱了才风卷残云的把自己那份吃了精光。
在崇政殿也没久留,兵部尚书就要求见,皇帝让人把司徒暄送回后宫,带着司徒越和甄应嘉见了兵部尚书。
“蒋钦已经带人打到了河套一带,如今人手不够,求皇上再发大军,依老臣看,匈奴丢了河套,必往西逃,最短三个月,大军就要凯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