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页

而外面廊上的几席,是平国公、平向桧、平向憧、平向熙、尚宏、尚堂等人。边喝酒边说事。

“这会,孝已除完了。尚堂六月也要成亲了。这会二房的尚宽、尚水、尚貉这三个小子,还有清照都到了婚配的年龄,三位弟弟,要是有好的人选,也给相看一下。尚俑在外任职,暂时无暇顾及,我们这些做叔叔伯伯的,可不能耽误了这三个孩子。”国公爷看着自己的三个弟弟。要自己一下解决四个,难度太大了。要是能分担一二,自己压力也没这么大。

“我夫人前两日还说,她娘家有一远房侄女,因为守孝耽误了婚嫁。那女子今年一十有九,长得端庄大方,跟尚宽倒是可以说合说合。”四老爷沉吟片刻着。尚宽是三个男孩子中,比较着调的一个。年纪有十九了,也配得。

“这事我也有留意,前两日听我一个同僚说,他哥哥有个女儿,今年十五,长得花容月貌。不过他父亲是个商人,所以谈亲难免难一些,大哥你看。”平向熙这话,其实也是表示自己也在意着二房的。平向熙守孝完了以后,又会翰林院当差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儿子今年一十有七,正想要聘请一知书达礼的女子为妻,我看清照就不错。”女子好推荐,反正要是男方娶回家去,不满意可以再娶二房三房无所谓的。男子就麻烦了些。所以三老爷,拣最方便的。

这两年,因为温婉捐献身家大公为民的一番作为。加上平家有意无意的渲染,平家女的名声,比之前是好了很多。所以,虽然说是庶女,但是他朋友也是一个商家。配这门亲事,也是能配的。如果是官宦人家,铁定是不成的。当然,三老爷虽然死要钱,死爱钱,但是也不会离谱。给说的男子,虽然说才学不怎么样,但是人也不差。

国公爷听到他们的介绍,点了点头。让他们到时候将详细资料拿过来,他派人去打听打听,这事一定要慎重。经历了尚俑的事以后,国公爷对于婚嫁之事,都要亲自派人查过才放心。

外面谈的投机,内间此时也正热闹着,大夫人兴致很高,下人不用吩咐,抬来铜钱。铜钱都是用红绳子窜的,估计着,是早就准备好的。在大奶的吩咐下,把钱放到大夫人身边的桌子上。将钱都一一打开,将红绳子抽去,散落一桌子。

此时点的是《观灯》,看到热闹处,大夫人叫了一句,赏。边上的仆妇大声叫着“大夫人赏银钱了”说完,向台上一撒,就听见豁豁琅琅满地钱声响。

外边听到这里,平国公让人又抬了一箩筐子铜钱进内间,想是之前就准备好的。听见里面说赏钱,他们特命小厮朝戏台上撒钱,大伙就听见满台子的钱响,乐呵呵的,喜悦成一团。

第四卷 二十四:元宵(中)

二十四:元宵(中)

温婉看他们撒钱撒得开心,想起之前一年,自己在南街上撒钱的行为,那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非常慡。

夏影察觉到温婉蠢蠢欲动。笑着在温婉耳朵边上说了几句,温婉点头,站了起来。走到箩筐前,夏影抓了一把铜钱“郡主,这样扔,才有准头。”

温婉也有样学样,抓了一把,朝着上面扔了去。也挺有准头的,全都扔在中央,滚得四处都是。相当在上空的,全都是银钱响亮的声音。

其他所有的人全都呆滞了。温婉怎么会做这样的事,这哪里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气派。这前后表现出来的,诧异也太大了。

而温婉面对众人不可置信的眼神,仿佛没看见一般。继续扔了好几把,才回到位置上。淡然得好象刚才扔铜钱的不是她。

大夫人最先反应过来,笑呵呵地站了起来道“来,我们也去沾沾这喜气。”

旁边的一嬷嬷见着忙笑着道“夫人,有个俗话说得好:撒撒钱,钱滚来,今天一定发大财。看来,今年国公府,还有郡主,一定发大财了。”

四夫人看着国公夫人的行为,也明白国公夫人为什么这么做。于是也站了起来笑道“还有这样的话,我也来沾沾郡主的财气,希望今年也发个大财。”

有这么两个人带头,其他人也都附和。于是,里面的人每个人都撒了把钱。

安氏看到连国公夫人都讨好温婉,这说明,温婉如今的权势与地位,早不同往日了。那她将来,还有好日子过吗?头一次,安氏心里闪现出恐慌。

撒过铜钱,温婉就准备告辞回去。这时,仿佛似有所觉。温婉转过头,就看见安氏死死地盯着她。温婉朝着她笑了笑,那眼神,充满了讥讽与不屑。真是找死。要不是自己不想让她这么快死,她死一百次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