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铺的正对面是一家酒楼,客源不断,看起来生意不错。隔壁则是米店,柳元子说要买米,便走进去询问店家米价。
店家毫不客气道:“陈米一斗20文,新米一斗35文。”
柳元子摸了摸那陈米,里头掺进不少霉米坏米,质量参差不齐。她冲齐庸凡摇了摇头,走出米店,嘟囔道:“这掌柜的忒黑心,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一路往前走,齐庸凡发现邻着好几家书店、卖字画的铺子,有些奇怪,便问了柳元子。
她不以为意道:“那陈记肉铺后面是镇子上唯一一家私塾,先生教得不错,送来念书的学童也多,长此以往这儿就开了好多书铺。”
看来这个世界的工商业发展得挺不错,基本相当于明清后期的水平。市井最盛之处,商人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齐庸凡第一次见识到此番场景,不免四处张望,偶尔瞧见甚么新鲜玩意便驻足观看,惹得柳元子频频回头寻他。
“青菜嘞——今早刚挖的新鲜青菜,6文钱一斤!”
“卖冬笋啦!冬笋20文一斤!”
“重盐腌的入味咸鱼一斤只要50文喽!”
他还看到有老翁卖炭,一担464文,竟也有不少人争相购买。
柳元子见青菜便宜,便去那摊贩上拣了一斤,搁在随身提的竹篮里。随后她去了几家米店,最后货比三家买了五斤陈米,花费100文。
这一遭逛下来很快到晌午,两人在一家包子店买了俩馒头,用荷叶包裹,就着热汤吃下去。
柳元子边吃边掰着手指头算账,“一个馒头三文钱,热汤二文钱,加起来一共花了……”
齐庸凡:“10文钱。”
柳元子抬头看他,“你算术好快呀。”
齐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