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我们去什么地方?”紫鹃问道。
“先去商行看一下,找个客栈住下,明天再往回返。”小婉沉吟着道。
泾州这片地方,吏治如此败坏,和朝廷或有意或无意的纵容是有关系的,若不是这般无作为,那些突厥人也不会如此猖獗,说穿了这些是政治上的一些手段,而买单的人自然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所以小婉也觉得找到下一步的治理方向了,如果不趁突厥人抽身出来之前解决吏治的问题,那军队训练得再好,城墙修筑得再坚固也是没有用。
一行人在码头租了辆马车向临泾县城赶去,为了保证那个中年商人的安全,小婉留下了一名护卫在码头上监视那些差役。
鹿鸣商行临泾分行的掌柜也是来自张府,毕业于张氏义塾,见到小婉过来,立即将商行的情况汇报了一遍之后,请小婉就在商行住下。
“不必了。”
小婉暂时不想暴露鹿鸣商行和自己的关系,所以在问了几个问题,又作出一番指示之后,很低调的从商行后门出去,在城中找了一间不大的客栈住后,将李福等人派出去收集情报。
“夫人,难道那县令知道鹿鸣商行和咱们的关系,还敢对咱们不利吗?”紫鹃问道。
“那倒不是,这一次在码头上不得已出手,其实已经是惊动了那些贪官。暂时不暴露我们和鹿鸣商行的关系,是为了便于他们在暗中收集那些家伙的罪证,等解决完安定城里的事情,再腾出手收拾他们。”小婉说道。
安定县城的情况不是太好,虽然经过一系列的举措,张陵已经是颇有威信,但泾州的官员们却在那些马帮的积威之下,还是束手束脚,县令费如晦在拘留了崔挺之后,虽然将那伙人开革出了城管小队,而且予以一定的处罚,但最终还是把人放了,张陵和小婉都是十分恼怒,但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立即与那些人翻脸,目前布署都还没有完成,过早行动只能是打草惊蛇。
就在小婉等人落店不久,那个脑门上红肿还未消褪的差役头目也进入了县城,他是直奔县衙后面的内院,显然是跟县令一家的关系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