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小慧也是苗人,不过不是天龙堡的尖尖苗,是匀县另一座苗寨里的大花苗,从姑获鸟的口中,林霄已经知道了这个老板娘的身世——现年二十五岁的小慧早年父母双亡,靠亲戚养(以及姑获鸟的偷偷投喂)到十五岁,在苗族相亲节(也叫踩花坡、爬坡节)的时候和现在的丈夫看对眼,刚满十六岁就自己把自己嫁了过来。
虽然那时候她还没成年,但不赶紧嫁也不行,再拖下去,老觉得对她有养恩的亲戚家就要拿她去换彩礼了。
九年前嫁过来的小慧对隔壁的情况也不是特别熟悉,林霄问到了她便道:“……我嫁过来的时候隔壁那家已经举家搬去外省好几年了,我也没见过,听我老婆婆说,他们家有个大儿子特别出息,十几年前就在外省赚到大钱了,把一家子都接了过去。”
林霄晓得小慧的情况,心知她确实也不太可能知道更多,要打听情况的话还是找小慧的婆婆最稳妥,但她的年纪和人家相差太大、很难摆得上白,这任务只能让她奶来。
跟小慧闲聊了会儿,林霄回到房间,便跟她奶交代了下打听到的情况:“……老太,苗族人不是重节日么,不管在外面有啥天大的事情,过节总是要回家来的,但是隔壁那家这么多年连过节都不回来,屋头的房子也不维护,别人一提要买就赶紧把房子给卖了,老太你说,这里面是不是有问题?”
“……这么一说,还真是。”林奶奶琢磨了会儿,眼神儿犀利起来,“按理来说子孙成器在外面发了大财,那更应该富贵还乡的么。不回老家显摆显摆,反而一家人都跑去外地……难不成是在乡头犯了事,要出去躲灾?”
祖孙俩都是一个思路,这事儿的调查方向立时清晰起来。
林奶奶精神抖擞地去找民宿家的老婆婆摆白聊天打探消息,林霄则给罗小燕去了个电话,让她查一下从天龙堡搬出去的那家人的情况。
解放前民国政府管不到黔地山中的苗人,那时候住在大山里的苗族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语言和苗寨规矩;解放后新政府扫平了山里的土匪流寇、修了公路、推行了普通话,大山里的苗民也渐渐融入汉族社会,大部分黔地苗人都起了汉族格式的名字,改了汉姓。
小慧的汉姓就是大花苗的大姓,全名叫龙全慧,她嫁的夫家汉姓则姓吴,也是苗族汉姓的大姓之一。
西栋木楼的原主人家也姓吴,户主叫吴友德,他们家那个成器的、天龙堡人都晓得在外面发家了的大儿子,汉名叫吴天林。
吴姓氏黔地苗寨汉姓的大姓,人在安阳的罗小燕在户籍网上找到了nn个吴友德和吴天林……加上原户籍地址“匀县天龙堡”这个关键词后,吴友德有三个重名,吴天林有两个。
罗小燕又查这些重名人之间是否属于父子关系,最终确定了要找的吴家父子——吴友德这个原户主的户籍还在天龙堡,十几年前就在外省买房的吴天林户籍已经迁到y省去了。
罗小燕仔细查了下这个“出息的大儿子”吴天林的背景,啥也没找着,人家履历干干净净的,连交警罚单都没收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