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浪子不浪 中秋月明 1901 字 2024-04-11

那个牵着骆驼的小孩儿,却捡了块石头,拿手里拖拽骆驼的布条套住舞了两圈,松开一边布条头,那石头就又急又快的飞出去。

稳稳砸中羊头,猝然倒下。

哎哟?

这跟那没羽箭张清的石头准星差不多,而且加了布条这样发力更是大了许多。

燕青顿时注意上了,伸手搂住几个小白袍:“你们看这孩子的瞄准方式,是不是跟我们类似?带了他跟我们走,以后没准儿就是你们的好枪手了。”

这几个小白袍其实在庐州还带了一堆其他富商、家丁、仆人的孩子,既能多些服侍人手,也希望能多点选材标准。

但几个月练下来,有模有样的不少,但真要达到燕青觉得天赋异禀的。

反而是这个牵骆驼的孩子,因为那种抛石的方式,实在是也跟他的抬手射太类似了,没有丝毫普通瞄准限制。

换成枪,肯定会觉得太容易了。

小白袍们却满不在乎:“湿妇你要他,那他就是你的了!”

啊?

燕青这时候看向那孩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小厮一辈子的他,现在也有小厮了吗?

第215章 师徒不抢食儿

玩过弹弓的就知道,真正玩得好,哪有什么拉弓瞄准,都是抬手即射。

燕青对那些网上销售标榜的什么镜像瞄准都嗤之以鼻。

体院也特别印证这种看法,什么训练方法、比赛窍门那都是为普通人设计的入门途径,能进体院的基本都是靠天赋碾压。

天生就能比一般人对某种东西格外容易上手,特别容易精通,那才叫天赋。

每个项目玩到高端都是天赋+技巧,然后才是苦练。

弹弓因为双手拉橡筋带的原因,不可能像直管武器那么精准,非要用眼瞄的方式其实很不靠谱。

尽可能的要靠找感觉,心理感觉。

更不用说打移动靶。

低端刻板的什么算提前量,等算完那稍瞬即逝的机会都没了,只能凭借感觉打。

所以燕青转猎枪打飞碟,特别是移动靶非常顺畅。

更所以他也拿弹弓来训练小白袍,就为了找到这种感觉。

显然眼前这个孩子就是溢出来的现成感觉。

弹弓好歹还有个射击线,能勉强歪头凑着去看,这挥舞成圈的布条带能怎么瞄准?

只能靠感觉。

盖青云都在网上迅速搜索到,投石带,这种玩法国内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但到春秋战国以后因为武器制式化就逐渐消失,西方也是在罗马军团成立后慢慢退出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