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江兆嗯了一声,两只鸟儿立马欢快起来,亲切在他身上蹭了蹭。从他肩膀跳到了他头上,又滚下来落在他臂弯的位置,最后站在他的桌案上。

江小啾:【我们也不想早早就死了。】

江小喳:【我们要和安王白头偕老,到时候一起下葬,你准备墓的时候记得给我们留个位置。生是你的鸟,死也是你的鸟】

江兆:不会用成语就不要用。

“以后基本不出去了,这些年没人教你们功课,接下来我有空教你们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江小啾:【哎呀,其实鸟读书太多也没什么用吧。】

江小喳:【能认基本的字就差不多了。】

江兆:“本王的鸟不能没有文化。”

江小啾和江小喳一阵哀嚎。

“学了到时候墓地里给你们留个位置。”江兆略有些无语说,也不知道它们哪里去学的这些。

两只鸟儿顿时有了些兴致,好耶。

第99章

孔府。

“兴嘉公主回来了。”饭桌上,孔父提起这件事,他瞥了眼坐在那里沉默寡言,模样略有些潦草和颓废的孔韵清,“昨日就回来了,韵清你应该听说了吧,不回去看看?”

“你好歹还是兴嘉公主的驸马,总不能公主回来你这边一点反应都没有。”孔母接话。

孔韵清默默吃着东西。

公主终于回来了,已经四年了吧。一开始他确实经常在想公主什么时候会回来,每每想起都是一肚子气,她连门房都带走了,却没通知他一声。这四年来她没给他书信一封,他干嘛要回公主府去见她?她眼里要是有他这个驸马在,不会这么多年一直将他忽略。

他不会去的。

孔父孔母对望一眼,没再多说。

他们只能劝上两句,孔韵清回去不回去在他自己。他们这儿子真的就是本事没几个,心还比天高,居然想着公主来向他低头。当年公主带着公主府所有人出行,就没通知他一个,他难道还没想明白是为什么吗?

算了,懒得劝。

只要公主立得住,陛下责怪不到孔家来,公主不纵着这小子,就他自个儿惹不出什么大事来。

孔韵清思考过了,绝对不会主动去公主府。

公主安排人来找他,他都不会轻易回去,当年带着整个公主府的人走唯独不带他这事,怎么也要给个理由。他在这里想如此多,江芜早将这号人给忘记了。

江芜正在翻那部完整版的《大昭江山志》,经过整理,所有内容都显得很规整,翻看是一目了然。这些年她去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见过许多,也经历不少危险,好在都是有惊无险。如今翻看着她自己描绘出来的大昭国江山,她内心生出澎湃,身心都是愉快。这不仅是内心获得了成就感,这部《大昭江山志》更是代表着父皇打心眼里认同她这几年出行所做的事。

她又不是傻子,即便是那部简版的《大昭江山志》一经印刷,售卖到各处,她将真正的名震天下,必定是载入史册。

在翻到江兆所描绘的那部分有关好玩地方与美食时,江芜不禁面露笑意,很快天下人怕是都会知道五哥是个爱玩爱吃的性子了。同样爱好之人,有点家底的,恐怕会凭借五哥所记载的这些一一寻着去。都不用想,大昭国接下来肯定会掀起出行的热潮。

《大昭江山志》简版一经印刷售卖,当天全部售空。接下来不断加印许多时日,销量才逐渐稳定。京城这里的人是满足了,可大昭国很大,京城之外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于是,一车一车的《大昭江山志》被运往京城之外。

短短两个月时间,江兆和江芜的名字响遍整个大昭国范围,甚至依稀传到了其余国家去。江铖早有预料这些,因而被允许印刷售卖的只能是《大昭江山志》简版。即便是如此,里面的内容令人震撼,稍微有点银钱,认得几个字的人见到这样一部书,都十分愿意买来收藏。

事情更是如江芜所想,大昭国那些好玩有美食的地方多了不少外地人,都是因《大昭江山志》慕名而去。当地人得到许多好处,便开始对本地特色重视且大力扶持,这算是另外一个收获。

孔韵清也买到了《大昭江山志》,就在刚才他翻完了,正坐在书房内满脸迷茫着。这两日,到处都是讨论这部书的。得知这部书与江芜有很大关系,他一开始不打算看。

这部书里面不仅介绍了各地的风貌,还记载了安王和兴嘉公主这几年所经历,所闻和见证的事迹,还有那些美食和好玩之地更是吸引人。

听到无数人对江芜的赞美,孔韵清心里空落落的,心想这些人是不是夸张了,这部书应该与安王关系更大吧?公主一个女儿身只是跟着安王沾光罢了。他将这想法说出来时,得到了周围所有人不赞同的眼神,都叫他买回去看一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