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翰林院的大学士也不过正五品,翰林清贵,天子近臣,我看倒是挺好的。再者长阳杜氏也不是无名之辈,配得上咱们彭城刘氏。”袁氏三两句就打了回去。
封二太太本来就是性子软糯之人,如今听妹妹说的振振有词,别人的家事,她也不好再多说了。
再者,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亲。
封二太太在心里还是觉得容观音更合适,因为容观音是她看着长大的,性子温柔沉默还十分敦厚,现在说什么都迟了,毕竟容观音早已嫁人,她也不会膈应人,管的太宽了,让刘寂讨厌她这个姨母。
封二太太这里好打发,但是兰夫人却是最后还上门说杜家的不是,自然,她这样身份地位的人,只需要在靖海侯老夫人和袁氏面前点到为止。
“杜家老太太还留在长阳,那杜夫人和杜翰林却只是接她家丈母娘过来。也太偏心娘家了。”
这当然就是说日后若薇肯定也会向着娘家,而靖海侯之家曾经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以刘寂的身份,日后指不定也会进锦衣卫,若是作为妻子的若薇泄露了什么信息出去,有时候可能是灭顶之灾。
别看这淡淡的一句话,其实意味深长。
广宁伯和靖海侯府一向休戚与共,关系不错,兰夫人明着是来探望靖海侯老夫人,实则是来上眼药的。她家女儿近来说亲不顺,倒不是别人看不上她女儿,而是她家女儿看不上那些来提亲的人,所以在家里不畅意。
这就越发让兰夫人对杜家有怨气,她不会怪靖海侯府看上若薇,偏偏怪家世低微的杜家。
这正是袁氏不愿意兰小姐进门的原因,她家虽然和广宁伯府关系好,可是兰夫人和兰小姐的做派她并不喜欢。
甚至这样的姑娘,只是架子看着尊贵,真正过日子的夫妻不是只看表面的尊贵才行的。
所以,袁氏解释道:“我问过杜家的情况,如今杜老夫人年岁大了,杜翰林兄弟有好几个,那老人家正跟着做大夫的二儿子奉养,平日有头痛脑热的,有儿子亲自照料,倒是比背井离乡的强。而冯家爹娘原本是杜夫人的养父母,她们现在也是跟着自己的儿子,和杜夫人都不住一起,也谈不上偏心娘家,乌鸦有反哺之义羔羊有跪乳之恩。若是杜夫人只认宣平侯夫妻,不认自己的养父母,那才叫忘恩负义呢。”
兰夫人暗地里撇嘴,面上还要淡淡的,若是有王氏在,哪里轮得到她一个扶正的作主。这样的人就是小家子气,偏偏自家这个男人也爱她,就连自己这个小女儿,因为眉眼处有几分像袁氏,十分受宠。
这个袁氏也不是什么绝世美人,怎么就每个人都喜欢她呢?
当年她和广宁伯还称朋友,男女之间哪里有什么纯正的友谊?真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