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抛开外表来说,他是个接地气的人。一来二去的,即使这位先生在最初登场时带来了一点惊吓,但他也与其他三人慢慢说得上话,聊些无关紧要的小八卦。

“您看着不像俄国人。”

托尔斯泰先生不可避免地扯到这个话题,他是第四个这么问的。

艾尔海森在外出时把大半张脸压在帽子底下。旁人碰见他时,也只能零星地看见几根不安分的发丝翘出来。可在室内卸下厚重的外衣,他的模样就像是灰隼混进了黑熊堆里,显得格格不入。

“确实不是。”

遮遮掩掩反倒更引人注意,艾尔海森诚实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您是来了旅游的么?怎么是在这个季节?”

“只是来求学的,出了些意外,也没查清楚常识。”

熟知他性格的人,听见这句话时,肯定第一时间就能辨别出他的话有多假。可惜对面的是一位不了解艾尔海森的先生。所以,这个小小的谎言,反而顺利地促进了交谈。

“第一次尝试,总是会出许多意外的。您已经顺利到达了莫斯科,接下来的事情,等冬季过去再说吧。”

托尔斯泰先生安慰了他两句。

“是的,也算是因祸得福。”

“说起来,来到莫斯科,我也是下定决心闯出一番名堂来的,结果没几天就被难住了,差点冻死在街头。”

因为艾尔海森的话,布尔加科夫联想到自己之前的悲惨遭遇,不由得也跟着说了几句。说起来,似乎是因为托尔斯泰先生的频繁到来,这几天都没怎么看见w先生,这倒让布尔加科夫有些不习惯了。

托尔斯泰先生的注意力被这话转移到布尔加科夫身上。他们俩就着莫斯科现在的情况,又继续聊了起来。

莫斯科现在也说不上什么好或不好,贵族继续挥霍着他们的产业,穷的人也还是继续穷着。现在是这个样子,也许之后几十年都会是这个样子。真要说有什么轰动的事情,大概是最近几个议员的死亡,或者是屠格涅夫先生的作品带来的反响。

托尔斯泰先生坦言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估计还留在几年前,因为他已经好久不出来了,连知晓的最新鲜的八卦,也是刚刚从布尔加科夫口中得知的。

“我也只是从外面听来的。”

布尔加科夫有点惭愧,他只是转述了其他人口中的故事而已,倒也称不上有多了解。

“您讲得很生动。”

趁着两人交谈的间隙,艾尔海森出去倒了杯水。

“怎么?你也要来一杯?”

艾尔海森头也不回,对着把门关上的费奥多尔说道。

“不用了,我只是想找您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