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页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

他们家摇摇欲坠,而群臣的德性,曹髦也很清楚,面对这样受创的大族,他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去帮衬,而是吞掉。

崔家需要一个有足够地位的领袖,也需要有人来庇护。

因此,崔赞很是干脆的决定了自己的立场,趁着皇帝需要用人的时候,直接站在曹髦这边,帮助曹髦来做事。

想清楚关键,曹髦心里再次有些感动。

说起来,这还是因为我丈人的仁政啊。

感谢大将军,哪怕是逝世之后,都是这么不留余力的帮助我。

我一定会继承好您的遗产,继续完成您的志向。

曹髦现在确实很需要人才,尤其是这样大族出身,有能力在尚书台做事的大臣。

曹髦当即拉住了他的手,悲痛的说道:“唉,您勿要伤悲,往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曹髦安抚了许久,崔赞方才收拾好了心情。

曹髦接受了崔赞的投诚,实际上,曹髦不会拒绝任何大臣的投奔,无论是否真心。

曹髦坚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用处。

可曹髦却没有急着让崔赞来担任右仆射。

尚书台的顶层也不能都是这些后来的投奔者来担任的,必须要有自己完全信任的人,例如,王经。

王经目前还缺乏治理天下的经验,他治理地方倒是不错,可治理地方跟治理天下完全不同。

但是王经的年纪并不大,完全可以给他挂个尚书,先让他熟悉一下尚书台,然后再去做尚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