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榕见状笑了,道:“你喜欢什么活,我都给你安排上。他们那些人一听说打仗,比谁跑得都快;找他们处理公文,也是比谁跑得都快。”
“一群棒槌,不用理会他们。”柳温面露嫌弃之色,又道:“陛下立后,施恩天下文人自怀谱牒投于郡县,各郡县均陆续开始考查诸生,我只怕评卷之时还会考虑门第。”
姜榕道:“慢慢来,有了问题再改。”
柳温点头道:“陛下说的有道理,只要陛下不讲门第重用那些人,门第终将会无用。”
“不仅我,连同后面的太子,都不讲究门第,不出两代,这门第就无用了。”姜榕语气豪迈,正如他的湘湘所言,小花会继承他的志向,将他的政策推行下去,虽死犹活。
旁人对世家饱含钦慕,但姜榕却无半点这样的心思,自觉地位和才能都凌驾于世家之上。
柳温称赞道:“陛下英明。”
他说完,将一本厚厚的账册呈上去,道:“这是各郡的户数和户等,陛下请过目。”
“总共多少户?”姜榕一边翻看,一边问。
“四百余万户。”柳温说完叹了一口气。
“怎么这么少?”姜榕道。大周才四百万户,收来的赋税哪够朝廷花销。北边要防备北虏,南边要对南齐用兵,他还想重建宫殿,样样都要钱,根本不够花。
柳温道:“去年我整理前梁的户籍账册,上面仅有三百二十余万户。清查人口和土地不是一蹴而就的。”
姜榕叹道:“只能这样了,这事一刻不能放松。”多一户编户,朝廷就多了一份赋税收入。
整个上午,姜榕都在和大臣商议事情,直到午后方得闲。因为除了当值的人和事繁衙门的人,其他人都下衙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