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妃刚想说不干,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她不干,可有人会干,比如那三个宝林。
“你回去吧,我会派人去侯府上。”赵德妃沉着脸道。小太监满脸堆笑地回去复命。
银屏劝道:“娘娘,崔七娘不进宫对咱们临仙宫好。皇宫之中谁不知道,娘娘是妃嫔中第一得意之人,三皇子又深受陛下喜爱。但这崔七娘进宫就不一定了。”
“奴婢不知她和蓬莱殿谁更胜一筹,但奴婢知道无论她们谁赢,咱们临仙宫和三皇子都要后退一步。与其引狼入室,不如彻底阻断她的青云路。”
赵德妃细思觉得有理,冷哼道:“这崔七娘面上清高无暇,满宫上下谁看不出她的满腹算计?打量着把我们当傻子耍。”银屏附和:“是是是,娘娘英明,奴婢浅薄,不如娘娘看得透。”
赵德妃面露得意之色,对银屏道:“你去侯府上走一遭,把事情说了。”银屏应了一声,收拾好便出了宫。
赵德妃的父亲因起义旧人被封为忠信侯,但赵侯爷并非武将,而是掌管军队后勤。
赵侯爷听完女儿l宫中女官的话,一口答应:“请宫里娘娘放心,臣一定把消息传到。”银屏放心地走了。
赵侯爷心中叹息一声,若是女儿l还有一些宠爱,他说不定就助崔家玉成此事,然后浑水摸鱼。
但看宫中情形,若胡乱出招,只怕会连累他家的希望三皇子。
崔七娘,这个门第高于女儿l“品行”高于女儿l的女子绝对不能进宫。
忠信侯夫妇长袖善舞,结识了不少人,最后通过一家夫人将消息传给了崔夫人:我家娘娘说了,你闺女必须嫁人。
赵德妃在外人眼中就是除了皇后之外,宫中第一得意之人,不仅有资历还有子嗣,说出的话是有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