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心里更新信息:江家内部的关系,比他想象中还要糟糕一些。

谢星珩说:“没关系,只是借你三叔的名头用一用。”

知县给江承海面子,八成是因为他背后有个当京官的江老三。

善心是幌子,是最后“论功行赏”的依据。

孝心则是主力,是计划顺利实施的催化剂。

“不用提多,稍带一句。记住了,你本来就善良,看见难民处境难受。再者,江家在丰州,多受知县照拂,你一直很感激,希望能有机会为他分忧。最后浅浅带一句,算命的说你命中带煞,你也想积德化解。”

纯粹的善良,做不出这么有魄力的事。

马屁谁都爱听,应付上级尤其如此。

最后绕到核心点,提一嘴命格。一来让常知县记起江老三,二来把江家此行的目的,转化为江老三授意,想要博好名声。

名声归江家,政绩给常知县,功劳算小鱼头上,谁也不落下。

这样做,还有一个长远好处,江家大房的孝名会传扬出去,三房带着两老,都不好反驳。

以后京都发难,就不敢打明牌。否则就会有人问一问:那你说,他们接管难民做什么?

江老三总不能发疯掀桌。

当然,话说得再漂亮,理由站不住脚都难以服人。

这一计是最浅层的场面话。常知县能在经济富裕的县里做一县之主,脑补能力——揣摩上意的能力必须及格。

解释不清楚的部分,全甩锅给江老三。

上级没必要给下级解释清楚,就看常知县给不给面子。

谢星珩一番梳理,让江知与有了熟悉感。

和他爹爹教他的,怎么在社交里获得人脉与利益一样。

后宅的夫人夫郎们,是维系各家感情的关键。

夫君们有更紧要的事情做,没空一直处理人际关系,到了要用的时候,再去联络就迟了。

江知与还未嫁人,跟着爹爹去过很多茶会、花会、寿宴,在同辈的哥儿姐儿里锻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