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鸡蛋是他读小学时的实验,长大以后,乡村生活、田园视频火起来,偶尔也能刷到一些。
基础原理很简单,只是多年没操作,古代环境和工具受限,他无法复原试验环境,尤其是温度不可控。
他放大了试验次数,说一百次到两百次,都是常见的。好让哥嫂定下心,不要太焦虑。
伤筋动骨一百天,大哥的腿再养两月就差不多。
头两个月,试验着孵小鸡,就让大嫂来。
十枚一批,一次平均二十二天。
两个月,约莫试孵化三次。
到他大哥恢复,就能接手,扩大试验数量,多几个孵化区域,试温调温。
种地捕鱼都在行的人,吃老天爷喂的饭。他们对温度感应敏感,知道农作物和鱼群的活动规律,孵小鸡的温度感应也能培养出来。
不然鸡贩子怎么孵的。
江知与继续算账。
三次试验的鸡蛋合计九十文钱。
按照最低预算,摸出规律得三千文钱,合算四两二钱八分四文。
按照最大失败率,得六千文,合计八两五钱多。
另算了基础的生活费用,不算抓药,每月一两上下。
孵小鸡的支出很灵活,期间肯定会有成功的。
到时继续养鸡,养大了卖鸡蛋,鸡老了卖鸡。亏损几月生活费罢了。
不孵也要过日子的。
初期试验,只需要多去看看,给鸡蛋翻身。
家小,活动范围就这点大,很适合大嫂去。
他俩忙起来,没空瞎想,于身心大有裨益。
今天来喜跟着一块儿来了,谢星珩喊他去买些鸡蛋:“挑养了公鸡的人家买,先买三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