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排队出来,他们几个落后众人,走在尾部跟着。

两个书生自我介绍,一个是上陵府禹南县人,叫商柏,字行俭。另一个是恒庆府静江县人,叫王策,字信贤。

谢星珩跟江致微都没表字,介绍时难得尴尬。

商柏的家乡禹南县,今年是遭了火灾。

成片的桑树都给尽数烧毁,他们那里纺织业发达,不过当地的桑农日子不好过,蚕丝所出比农田高,粮价略抬一点,就两相持平。

这回是连日的雷雨,劈着了林子。

商柏说:“我听附近百姓说,原本桑树是有间距的,这些年实在过不下去日子,很多人都卖田买地,转而成了地主帮工。地主家要多产蚕丝,就在大树旁边种小树,林子生生密了一倍。那么大的雨,都没浇熄,后边还连着一座山……还好山小,不然我们这个县城都要烧完了。”

他们家乡盛产丝绸,普通百姓用不着。

谢星珩不这样认为,丝绸是硬通货,甚至有增值空间,还能当做货币使用。

普通百姓用不着,但能低价购入,他们自然会心动。家里办个喜事,不论是年轻人成亲,还是老人过寿,一辈子就这一回,奢侈一下怎么了?

贵价的时候感到不值当,价钱合适时,他们就会考虑。

不过他认为丝绸不可能便宜,这跟咸鸭蛋不同。

丝绸只会因为这次的灾祸,变得稀缺,物价猛涨。

谢星珩问他:“你认识多少丝绸商人?能做主吗?我给你出个主意,家乡灾后重建,现在下定金,丝绸比常价低两到三成。先拿定金,后出货。这是考验你们禹南县信誉的时候,其他商人肯定不敢多定,可积少成多,今天说一说,转天京城就能传遍。这是商户自家的生意,朝廷不会插手物价,商人要交商税的,这笔钱数目大了,可以盘活当地经济。养蚕纺丝再织布,也能用上许多熟练工。他们厂子也得重修,可以请多少工人?百姓的安顿问题也能解决一批。”

空手套白狼。先拿钱,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