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和多半的土著对于这次的青少年大赛就是看个热闹,但家里有孩子的就不一样了,一个个拿着报纸仔细的研究,看看的家里的孩子有没有那一项是合适的,有没有必要去报名。
有汉子激动的开口,“孩子娘,拿一两银子给孩子报一个,连先生都说孩子算数好,别管行不行吧,这是个机会。”
“说不得能取得名次呢,那可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一两的报名银子可不便宜,但能让孩子学到六艺的家庭本也不贫穷,也省得那些识的两个字的都来报名,加大报馆的工作强度。
最重要的是报纸上刊登的此次评委,有已经致仕的上一任首辅大人,同样致仕的礼部侍郎,宫中的声乐大家等等,花一两银子让自己孩子近距离见一见这些老大人也好啊!!!
当日报馆的开设的报名处就来了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哪里都适合,这些父母们在孩子身上花钱,一丝都不心疼。
时间紧张,任务重,刚上任的钱磊和邱愉就体会到了报馆的忙碌,忙起来那是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但忙并快乐着。
人群里站着一对圆润润的夫妻,两人看着远处忙碌的钱磊流下了欢喜的泪水,儿子说到报馆上工了他们还不信,没想到是真的啊。
“老钱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从此他们的儿子那就是王爷天天见,达官贵人隔山差五见,高人一等。
家里有事再也不用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给儿子的同窗准备些厚礼,感谢人家引荐这么好的差事;再给儿子报馆的同僚们准备些礼物,希望他们以后对儿子多多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