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

“怎么会发生这么大变故?”虽然已经知道弟弟们平安无事,太子依然头皮发麻,抓着老六的手道:“若是早知如此,我打死也不会让你们去这一趟的!”

“是。”朱桢点头讪讪一笑道:“也许是我们几个容易招灾,走到哪里哪里就出事儿。”

“……”太子一阵无语,过了一会才问道:“那后来呢?”

“李仁任猜到我们,已经知道黄公公是被杀害的,便派另一个宰相崔莹,去带他的白首军入城,准备干掉我们。”朱桢便接着道:

“我们一合计,只好先下手为强,二哥三哥四哥带着羽林卫,冲到蒙古人住的顺天馆,把元朝使团杀了个干净。我这边则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三个高丽大臣反水,杀掉了李仁任,控制了开京的局面……”

朱桢说得轻巧,但太子却认定,整个过程肯定惊险至极,不禁揽着老六的膀子,庆幸万分道:“老天保佑,你们都平安无事。往后,再不放你们一块出去了。”

“也对,省得让人家一锅端了。”朱桢摸了摸鼻子。

第三一二章 茹太素挨揍

武英殿。

朱老板正在兴致勃勃的看帖回帖。

对他这种工作狂来说,批阅奏章通常都是一种享受。他能干一天都不带累的。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看到那种寻章摘句、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他就感觉头大如斗。

一是他自身文化不高,看那些佶屈聱牙的长篇大论十分吃力。二是他日理万机,强烈感觉时间不够,所以就希望大臣能用最短的时间,将要说的事儿讲清楚。这样才能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为此,早在登基之初,他就曾多次要求大臣们,给他上奏时‘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若过者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