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页

把这三条串联起来解读,显然这官制改革,与昨日宣布的教育改革、科举改革是配套的。三箭齐发,才是这次大改革的全貌。

官员们满脑子的疑问,我们这些人该怎么算,难道也得先退回去当几天吏员?是不是以后只有大学生才能做官?那大学生又是从哪里来?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蹦出来,把官员们的脑袋搅得嗡嗡。

结果后面集体弹劾楚王的行动都大失水准……

……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待吴太监拖着长腔说完,文官们便争先恐后道:

“陛下,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臣也有本奏……”

几乎除了胡惟庸和几位大佬外,上朝的文官人人有本,此起彼伏的奏禀声好一阵才停下来,就跟报数似的。

按例,朱老板应该挨个询问所奏何事,然后被点到名儿的大臣,便出班将所奏内容,简单禀报一遍,听取皇帝的处理意见。

一个完了,再接下一个。

但面对着满堂蛙声,朱老板却没按常理出牌,而是苦笑一声道:

“这么多人有本要奏,咱听个三天三夜也听不完。这样吧,老吴,你将他们的弹章收起来,等咱看完了再说。”

文官们登时给整不会了,还没应变,便听胡丞相高声道:“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