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烽火名流 也逢春 1058 字 8个月前

戏台已然搭好,永圣帝自是喜闻乐见。

于是百官议事从卯时足足耗到酉时,好些老臣站不住脚,永圣帝都赐了蒲团歇息,耄耋之前,还要先问过护军大人李令驰。

又过一刻,衆人几乎要眼冒金星,温孤翎才拖着步子匆匆回了大殿,“主上,中书令,账册都在这里了!”他气喘吁吁,本以为能速战速决,中书令站着说话不腰疼,倒叫他短短一日之间做了整整几个月的活计。

随账册而来的不光有羽林郎,还有主管账册的仓部侍郎,他不经意地擡眸,在衆人心系账册的瞬间瞧了一眼中书令。

永圣帝也困得不行,他灌了一盏浓茶,强打起精神,“温孤大人与诸位侍郎辛苦。为求公允,其他官员不便直接翻看各州郡账册——仓部侍郎何在?”

仓部侍郎上前,站在赫连诚身侧一躬身,“微臣在。”

“中书令,你代孤来查!”

“赫连大人,今日能查的便只有历年账册,”崔应辰得令,又苦口婆心,劝他坦白从宽,“你既说自己没有不臣之心,那麽先前小中正所见的一箱子黄金又是什麽?”

赫连诚这才肯透露些许,“是结算六年前向工州买粮的欠款。”

江左两州一郡,其中望京与师戎郡皆直面五部,唯有工州偏安一隅,有余力休养生息。工州刺史向来冷眼旁观,但有借粮便有还粮,赫连诚身为师戎郡太守,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仓部侍郎便从大箱子里翻出永生元年的工州账册,当衆念了欠款。

温孤翎随即接话:“如主上与百官所闻,这些欠款白纸黑字清清楚楚,顶破天也只值半箱黄金,”他目不斜视,矛头直指赫连诚,“那麽另一半,敢问赫连大人又是所为何事?”

赫连诚又成了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