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毕竟是姐妹,在她想来,跟她要银子,就是不对吧。可我也只是想走个过场,希望她能因此珍惜这个机会,待事后再悉数还给她。没曾想她竟恨我至此,非要踩着我往上爬。”
“嫂嫂就不该给这种人机会。”齐方晴从一处花丛后面走了出来。
伊华然惊讶地看着齐方晴,道:“晴儿?你怎麽……”
伊华然何等敏锐,在齐方晴靠近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察觉,方才的话也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以防伊清歌恼羞成怒,将他讹银子的事说出来。
“皇嫂不放心你,便让我追了出来。”齐方晴走到伊华然身边,“方才在厅内说话时,那个伊梦瑶看嫂嫂的眼神,就像看仇人,正巧被我看到,嫂嫂以后千万小心,别养条毒蛇在身边。”
“不瞒晴儿,在收到禹王送来的帖子后,妹妹便有意让我带她参加宴会,可王爷办的是家宴,来的都是皇子龙孙,我也不好带个外人,便想方设法拒绝。可……”伊华然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可我到底是伊家的女儿,总归要遵父母之命,便以王府的名义给他们出了难题,向他们索要五万两银子,就是想让他们知难而退,没曾想他们竟真拿了银子,我骑虎难下,只能带她过来。”
“嫂嫂就是性子太软,若换成我,才不会做这种事,都是父母生养的儿女,凭什麽捧着一个,踩着一个。”说到这儿,齐方晴想到了自己和齐方涵,对伊华然又多了几分同病相怜的感觉。
“晴儿命好,有贵妃那样的母亲,又有王爷这般好的兄长,自是不用怕。而我……不过是为家族谋取利益而舍弃的棋子。”伊华然眼睛里是浓得化不开的伤感,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疼。
齐方晴握住伊华然的手,安慰道:“嫂嫂不必难过,如今嫂嫂嫁进平阳王府,有王妃和岑哥哥护着,没人敢再欺负嫂嫂。”
提到齐方岑,伊华然暗淡的眼睛亮了起来,道:“好在老天有眼,世子活着回来了,而且父王、母妃对我疼爱有加,我这日子比之从前好过了许多。”
“这叫吉人自有天相。”
伊华然长出一口气,笑着说道:“别看晴儿年纪小,还真是会安慰人,我这心里好受多了。”
“那当然!母妃和皇兄常夸我是知心小棉袄。”
伊华然温柔地笑笑,转头看向花园里盛开的花朵,道:“这秋日的菊花最是好看!”
“可不是嘛。这花园里可是种了许多菊花,现在开花的不多,待再过些日子,所有的菊花都开起来,那才是美不胜收!”齐方晴顿了顿,接着说道:“嫂嫂可是才女,不妨以‘菊花’为题做首诗,也让晴儿拜读一番。”
伊华然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齐方晴的用意,她是在试探,试探他是否真有文采,从而确定那场接风宴的事实到底如何。所以齐方晴对他的话并非深信不疑,也不似看上去那麽单纯。
不愧是皇家出来的,都是属藕的,心眼子忒多。
第029章 禹王生辰宴(3)
齐方晴看似单纯, 却也是个有心机的,想用这种方式试探他。虽然他没系统地接受过教育,可一有空他就喜欢读书、练字, 脑海中的存货还是不少的,当然都是盗版。
“那便让人準备笔墨吧。”
齐方晴闻言连忙招呼丫鬟, 为伊华然準备笔墨。
很快,笔墨便已备好,伊华然起身走到桌前, 提起笔蘸了墨,看着花园里的菊花,道:“这里的景致让我想到在明州度过的一段时日, 那时我曾外出游玩,路过一处园舍, 那里也种满了菊花。”
伊华然在为自己接下来要写的诗作铺垫,随后在砚台上舔了舔墨, 在纸上落了笔, 写道:“秋丛绕舍是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写的一首诗,名字就叫《菊花》,不过伊华然改了一个字,将‘似’改成了‘是’, 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陶渊明这个人,这样一改解释起来相对要容易些。
齐方晴就站在一旁看着,且不说这首诗如何, 就说伊华然这一手字,就让人赞叹不已, 女子能写出这般飘逸的字,实属罕见!
“嫂嫂,你的字写得真好!之前只是听说,如今亲眼所见,才知传言是真。”
“我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手字了。”
伊华然这次并未妄自菲薄,他对自己的字也是有十足的自信,其实最初练字只是静心,后来接了个任务,目标人物酷爱书法,尤其喜欢行书,他要接近目标,便从书法入手,那几个月他没日没夜的苦练,最后不仅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还练了一手好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