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牧峥也很生气,见杨善这样又不得不劝道,“陛下莫恼,两伙人失下勾结的手段无外乎那几样,只是立太子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只会有更多人蠢蠢欲动,陛下要有所準备才是。”

杨善抽了下嘴角,突然有些理解先帝为何对亲生子嗣那麽冷漠了,孩子跟外人联起手来对付亲爹,任谁都喜欢不起来,本来他就不看好老大,现在更添了几分讨厌。

他深吸口气压下躁动的情绪,瘫坐在榻上叹道,“造孽哦,当皇帝还不如当个富家翁舒服,没意思透了。”

牧峥好生心疼,轻轻扶着他的背,安慰道,“臣会永远陪着陛下的。”

杨善看向牧峥,顿生相依为命之感,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他就忠心耿耿的护在身边,凡事都把他放在第一位,一块石头也能捂暖了,何况是他这个活生生的人。

把头靠在牧峥肩膀上,杨善喃喃道,“幸好还有你。”

在行宫又住一晚,次日杨善率衆人回到京城,回程就不像来时那麽赶了,他让急着回去的人先走,自己带着孩子们边走边看,还到路过的集市逛了一趟,买了许多吃食小物件分给孩子们,给吉祥买了几只小兔子,还给如意买了一筐果干磨牙。

回到紫宸殿,杨善又接到个好消息,今天上午他再添一子,凑齐八个儿子可以摆个八方来财的阵法了。

杨善命人赏赐了辛苦生子的王婕妤,对小八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得太过热情,免得外头人瞎琢磨。

不出两日,红客那边就传来消息,礼亲王的世子跟皇长子的母族朱家结了亲,娶了朱婕妤的亲妹妹当续弦。

杨善不解道,“续弦?礼亲王家的堂兄不是跟前户部尚书结的亲吗?没听说他家出事了呀。”

牧峥笑道,“礼亲王有两个嫡子,长子娶了前户部尚书的孙女,次子娶了兵部一位郎中的女儿,成亲两年妻子就病死了。之前户部尚书被陛下送回家养病,眼看官职就要不保,礼亲王就给小儿子订了朱家女,又给他请封了世子,看来是打算力挺皇长子到底了。”

杨善不解道,“皇长子才四岁,这麽早就下注未免太过草率了,还是他有把握我指定会早死? ”

第四十二章

牧峥呼吸一滞,急道,“陛下不可胡言。”

杨善笑道,“别急,我指定好好活着,你还没说礼亲王是怎麽想的呢。”

牧峥无奈的叹了口气,才道,“礼亲王只是外表唬人,他没陛下想得那麽聪明,先帝登基时他才五岁,被当作玩物似的养在王府里,一路顺风顺水活到现在,除了妄自尊大会摆王爷架子,连王府的长史官都能把他耍得团团转,力挺皇长子的主意肯定不是他想出来的,臣会让红客继续往深了查,看他背后都是什麽人。”

杨善好笑道,“他这是閑出屁来了,异想天开的想当摄政王,他怎麽不找史书了解一下,历代摄政王哪个是有好下场的。”

牧峥不屑道,“就算当上摄政王也不过是背后之人的傀儡罢了,有资格跟他搭上关系的也就那几个人,陛下在后宫也要小心,在臣无法陪同之处尤其要注意。”

他注视着自家柔弱的陛下,眼中满是担心,连坐半天车都能让他疲惫到站不稳,遭遇歹人哪会有抵抗之力。

杨善心中熨帖,柔声安抚道,“你不能陪同的地方我不去就是,不用担心成这样,后宫除了太后没人会对我出手,大不了以后就不进寿康宫了呗。”

就太后和先太子做的那些事,他一辈子不去寿康宫请安朝臣也不会说什麽,没必要上杆子找閑气受。

牧峥这才舒展开眉头,又跟杨善说起军中大比的事,冬至过后各军中开始预赛,腊八节第二天在城外九门兵马司的南大营进行决赛。

南大营就在华清宫隔壁,想到那边每年的维护费用杨善就头疼,虽然宫里也有上好的温泉水,只是他不是唐明皇,以窈窕为美的齐国也养不出杨贵妃,他拍拍自己的肚子,这里有他一个胖子就足够了。

牧峥也看向杨善的肚皮,感觉软软的好想摸一下,他可惜道,“陛下这段时间瘦了好多,肚子都没有之前圆了。”

杨善好想打人,怒道,“我又不生孩子,要那麽圆的肚子做什麽,等再瘦一点我也要习武,你就等着被我打趴下吧。”

牧峥哈哈大笑,杨善气得抓起引枕锤他,两人正闹着,一个小宦官跑了进来,伏身道,“陛下,八皇子起了高热,皇后娘娘宣了医正前去问诊,命奴禀告陛下一声。”

杨善玩闹的兴致咻一下飞走了,皇八子早産了近一个月,心肺功能发育不全,食欲也不好,才出生几天就病两次了,好不容易止住腹泻,现在又发起了高烧,也不知小家伙能不能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