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朝推行了科举制,世族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我大齐立国百年,科举选仕早已深入人心,自是不会允许世族纨绔忝居高位。花家嫡庶两枝早已闹翻,自是见不得花御史立于朝堂之上,便联合几个世族出身的御史,借由尹州之事让他失去圣心。”
杨善好笑的摇头,“自家人不争气,还想着打压别人,世族活该败落。尹州的花家家主是察觉到自家吃了亏,想用这份世族图谱为儿子告罪麽?”
高明点头,“这些年他一直怀恨在心,收集了不少世族信息,为儿子求情只是目的之一,他最想的是送个女孩儿进宫,以此来确保家族兴盛。”
杨善垮下脸,心里这个腻歪,他就那麽像会被美色操纵的昏君麽,是谁告诉那些世族送个人进宫就能保全家族的。
先帝对付勋贵的手段就不用说了,红楼梦里的皇帝只用省亲一计就掏空了所有妃嫔的娘家,还落得个皇恩浩蕩的好名声,这才是玩帝王术的高手,他就算没那个本事,也不至于让妃子予取予求吧?
见皇上小脸快皱成一团了,高明忍着笑,扫到牧峥比皇上更难看的脸色,他疑惑的又眨了眨眼。
以高明的脑子,不难看出杨善对选妃的排斥,再结合他自登基就没在东十三宫留宿的表现,早已自行脑补出贪恋美色只为污名自保的大戏。
至于顶头上司为何听到选妃就面沉似水,这就需要慢慢观察了,高明收敛目光掩饰心中雀跃,自信早晚能扒出牧峥的想法。
奖赏了高明,杨善在系统的帮助下用时两天把世族关系理顺,他们虽无法像前朝那样只手遮天,朝中也有五分之一官员出自世族,可见底蕴之深厚。
他打算先不动声色的把这些官员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等到阻挡推恩令施行的这代家主全部挂掉,所有世族分崩离析,再收拾起来就容易多了。
当前最重要的是提防他们的临死反扑,除了送人进宫,后面肯定还有别的招数,只是不知何时才会显露出来。
牧峥接到杨善命令,率领红客调查进京的世族人家,衆多小户人家也带着女儿进京为年后采办宫女做準备,暗卫要分出人手注意这些人,只能把观察大长公主的任务交到红客手上。
大长公主暂时看不出异常,除了偶尔入宫请安,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胭脂铺上,她和三郡主打算在小年当天开业,整日忙到脚不沾地,干脆把女儿丢给皇后照顾。
年前杨善又颁布了一项惠民政策,命金吾卫在城外增设年货集市,各大商家在集市上贩卖商品只收一半税费,百姓和小商户则是一切税费全免。
他最初的目的是减小城内治安压力,没想到效果却出奇的好,京城周边百姓都来出售自家産的东西,有他们加入大商户便没法提价,城内百姓都得了不少好处,杨善这个新任皇帝的口碑也随之好了无数倍,人人都喜气洋洋的。
杨善接到皇朝气运有所提升的系统提醒,他怔了好半晌才不可思议道,【在城外弄个集市国运就提升了,这未免太儿戏了吧。】
系统为他解惑,【你的原生世界有句话,叫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细节之处洽洽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宿主身为皇帝,一举一动都会被下面的官员仔细解读,你给集市减税,他们就不敢多征,甚至还会再降一些讨好你,百姓得了实惠,对朝廷便会更加拥护,宿主不要轻视人心所向的力量。】
杨善叹道,【能这样再好不过了,红客和暗卫只能注意京城动向,通过奏折我才能了解京城以外的事,天知道奏折上写的内容是美化了多少的,人手还是不足呀。】
牧峥听杨善抱怨耳目探触不到京城以外,第二天就抽空回了趟家,问安国公能否通过旧部搭建个全国信息网,每月上报一次地方状况。
安国公哼了声,“你小子一个来月不进家门,回来就给我找不自在,老子都致仕多年了,还得被你个小东西安排差事。行了,我知道了,这就写信发往各地,你也去见见你阿娘吧,她想你想得都快望眼欲穿了。”
牧峥满怀愧疚的躬身谢过安国公,回房换下官服才去后宅探望母亲。
安国公夫人殷氏出身勋贵,传到牧峥外公这代还有个一等将军的爵位,大舅舅在工部当主事,小舅舅负责管理家中産业,只捐了个没有实职的五品官,其余手足皆是庶出,成家后就分出去单过了。
殷氏一族日渐没落,全靠安国公府这门姻亲才能在贵族中站稳脚跟,牧峥做为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被殷家人扒得死死的。
大舅舅的女儿没了又把小舅舅的女儿订给他,要不是殷姑娘心比天高,一心巴望嫁给先太子,牧峥现在都是几个孩子的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