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御云 随文汲月 1123 字 8个月前

“昨夜里曹府不安宁,我那小县衙里也不如何安宁,也不知是从哪儿突然跑来了几个不招人喜欢的客人,搞得老头儿很不快活,早饭都吃不下去。”陈大人说罢,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块荷花米糕塞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吃起来,他喝一口茶,热情道:“尝尝,试茶自然是假,吃糕点可以当真。”

“客人?什麽客人?”石淮不懂这些客人招不招人喜欢跟他们有什麽关系。

毛小桃问:“大人可是遇到了什麽麻烦?”

陈大人摆着手,“不麻烦,应付得来,尚能应付得来。”

“赵大哥领了大人的暗令去御云,没曾想我这白鹿一踏进北地就叫人看上了,县衙中的客人可也是巫师?大人舍近求远,看来是得罪到某些心思敏感的人了。”毛小桃抿一口茶,刚入口就打了个激灵,苦!什麽茶这麽苦都能卖得出去。

“心思这麽敏感可不好,生活的打击会增加许多的。”陈大人一张白胖胖的脸乐呵呵的。

毛小桃居然联想到了曹府里的白馒头,她轻轻咳两声,问道:“大人与我爷爷认识的?”

“认识,可不只认识啊,你爷爷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瓠瓜

毛小桃希望这位老人能说快些说多些,有关她爷爷的事,她知道的非常少。在御云,总有些事情是大家回避不提的。

陈大人道:“多少年前呢我想想,三十多年怕四十年都快要有了,那时候我年轻不像现在这样,胖虽然胖,也比现下要瘦些,不过那时候就有了嘴馋爱吃的毛病,所以吃出了祸来。”

他又吃了一块香葱牛舌饼,吃得又快又香。

毛小桃发现这位老人好像嘴巴一直就没停下来过,桌上的盘子不知不觉空了两个,她咽了好几下口水,感觉胃口全上来了,赶紧端起那杯苦茶,喝两口压制食欲。

“有一本书叫《凉州异物志》,不知你们看过没有,里面有个记载很有意思,我少时读到,至今念念不忘——’月支有羊,尾重十斤,割之供食,寻生如故。’割之供食,寻生如故!你们说神不神奇!”

说到此,陈大人的眼光陡然亮起来,又道:“这种羊我是没见过,但差不多的瓠瓜我见过。家父曾在宛丘做官,我便求学于当地名士王献章,王先生喜静,家在城外二三十里外的竹海深处。我每日前往先得经过两个小村庄,再来是一片农地,最后要穿越竹林。那时候是夏天,天非常热,每日不等天亮我就爬起来去王先生家,必须赶在太阳升起来之前上路嘛。那天我骑在马上,困得直打瞌睡,不知不觉过了农家过了田地,刚进竹林就迎头撞上个硬邦邦的东西,一下把一脑袋的瞌睡虫全给撞跑了,我打了火折子照亮,就瞧见眼睛正前方挂着个大瓠瓜,圆咕隆咚的,特别实在。我顺着那瓜往上看,一条非常细的藤蔓缠着高高的竹枝垂下来,眼瞧着枝蔓就要给这瓜拉断了,我顺手把那大瓠瓜摘下。”

趁着陈大人又吃糕点的档口,赵恒问:“竹林里怎麽有瓠瓜?”

“这我如何晓得呢,是吧?”陈大人飞快地吞咽着米糕,说:“话说那林子我确实是天天走,可从来没看到过有什麽瓜啊果的。再说那瓠瓜,我抱在怀里,想着送给先生烧汤做羮都好,可那瓜实在香,像熟透的甜柿那样香。我一路闻着味道咽口水,最后实在受不了,下马找了块尖尖薄薄的石头,就地把那瓜剖开吃了,滋味之美啊!我生平再未享用过第二次。啧!这些糕点比那瓠瓜,说云泥之别都不为过。”

说归说,又一盘点心下了他的肚。

“现在想想啊,都不用说后面的事,你们就该知道如此香甜鲜嫩的瓠瓜,实在不该是世间之物了!”

赵恒摞着桌上的空碟子,好奇地问:“瓠瓜可以不煮直接吃的吗?”

“就说不是世间之物嘛,你这孩子!你见过哪个瓜闻起来像柿子的!”陈大人不满道。

“那大人你也敢吃?”赵恒笑盈盈问道。

陈大人非但不恼,反而语气憧憬地问道:“昆侖山的蟠桃佳果搁你跟前,你吃也不吃?”

“大人!瓠瓜。”毛小桃听到现在没听到她爷爷,忍不住出声提醒。

“对对,说回到瓠瓜。那大瓠瓜我切了两半,吃了小的一半,大的一半随手放在一旁,小的一半我也啃了足有半刻。等我吃完了瓜,準备抱着剩下的一半去孝敬王先生,却发现……”

赵恒兴奋地插嘴道:“一半变成了整个儿的了!”

“可不是,一个圆咕隆咚的大瓠瓜完完整整地躺在地上。”陈大人睨了赵恒一眼,像是怪他抢了揭秘的乐趣,继续道:“你们是不知道我当时心里的乐啊,割之供食,寻生如故!这不就是月支羊尾变化成的瓜嘛!我拿着石块想再割一小块瓜来验证一次,可我激动得两个手都在抖,费了半天劲才割下来一点瓜皮。我抱着瓠瓜坐在地上盯着削了皮的地方看,真是眼睛一下都不敢眨,很快,像蜘蛛结网那样,边缘处开始滋生出绿色的皮,最初很慢,瓜皮一点一点地从完好处挣扎出来,当一圈鲜嫩的绿皮全部生出,结网的动作就变快了,顷刻之间便长成了完整的瓜。我乐啊,开心啊!全然忘记了王先生忘记了诗歌文章,骑上马就往家奔。倒是没奔出两个小村庄便失去了意识,再醒来,已是三日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