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因为这大郎说他是个断袖,这种败坏名声的事情他都拿来做借口了,不论真假,我也不能把侄女娶进门来受苦了……”
“他既然有个断袖的名声,你何不替他宣扬宣扬!”
宋氏大吃一惊道:“这可不成!传扬出去谢家岂不没脸了!更何况这事情也就我和我家老爷知道,若是有什麽风声,老爷必知是我说出去的,到时定然饶不了我!”
“要不怎麽说你是个实心眼,你事情做的小心些,只说是这大郎在外面风流才被抓了现行,这样你家老爷也说不出什麽来!”
宋氏听了只觉得十分心动:“那我便试上一试,只盼老天垂怜,给我家良哥儿一条活路!”
宋氏嫂子笑道:“放心,良哥儿才是咱家的亲外甥,咱家定是要为良哥儿打算的!”
月末,谢文喆接到吏部调令,由此正式成为从六品中书舍人。
十九岁的中书舍人,可谓前所未有,一时间朝野大哗,百官议论纷纷,有说谢文喆少年才俊的,也有说谢文喆黄口小儿德不配位的,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谢文喆的上位正是左相郑超仕权势熏天的表现,至此对这位郑相都添了些敬畏。
谢文喆春风得意名声鹊起,但同时也有些流言蜚语传了开来。
郑超仕躲着夫人三天了,今日总算是被郑高氏逮到了人,郑超仕只道前头还有事要处理,高氏却一改从前的体贴温柔,任他说什麽都拉着郑超仕不肯放手:“相爷你可曾听说了,你给婉仪挑的那位谢家大郎……那谢家大郎是个断袖啊!”
郑超仕自然是听说了,他就知道这流言传到夫人耳中,她必要与他闹一场不可,是以这几天总躲着夫人走。今日终是躲不过,只好劝高氏道:“郑家与谢家的婚事不能反悔的,那谢文喆由我作保,已经成了中书舍人了,位居高位本就惹眼,若此时郑家悔婚,那我就彻底失了他的信任了。那时我为他做的种种岂不都成了无用功!”
高氏眼泪淌了下来:“可是相爷,婉仪的终身难道就不管了麽?”
郑超仕叹一口气:“你疼婉仪,难道我就是非要推她入火坑不成?那谢家说是住在一处,实际上已然是分家的架势了。婉仪嫁过去,独门独院的过日子,甚至都没有个正经的婆婆可以磋磨她,这样的日子才快活些。”
高氏与郑超仕夫妻多年,自然听出他的避重就轻:“相爷且不要说什麽谢家,单就说那谢文喆!外面都传开了,都说他好男色,嫁了这种人,就算我女儿是天香国色也得不到丈夫半分爱怜,这日子哪里还有个舒心的过法!”
“你也知是流言,哪里能信!都是那有心人嫉妒他,浑说的罢了!”
高氏将信将疑:“相爷可是说真的?那谢家大郎真的没问题?”
“我这弟子最是洁身自好,平日也不去烟花柳巷不说,就是屋里头也连个丫鬟都少见,只一个奶娘与小厮经常贴身伺候,为人很是端正。”
高氏听了反而更加疑虑:“你还说他不是个断袖!眼见着也是要加冠的人了,怎会连个侍候的通房丫头也没有!”
“你也想的太偏了些,如今他守规矩也成了错事了,难道非要他生出个庶长子来才算好的?你倒要叫婉仪嫁过去就带旁人的孩子不成麽?”
高氏哑口无言,心中纵是怀疑也说不出什麽来,只得放郑超仕去前院了。
郑超仕总算在夫人这里逃过一劫,但他心中其实也有个疑影,谢文喆在男女之事上的确太干净了,十九岁的年纪,确有些不正常。
“你找个可靠的人去,”郑超仕悄声对身旁的管家道:“暗中查一查谢文喆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第37章 书吏
有了实职,谢文喆便不似从前般閑逸,鸡鸣头遍便要起,打着灯笼借月光赶路进宫去,早朝时晨光微亮,大殿广场上连个挡风的地方都没有,直吹得人怀疑人生。
好容易把早晨熬过去了,可以入内殿稍歇片刻,却也因为年纪小颇受人轻视,明明也是中书舍人之一,却从未有过面见君上的机会,每日只在中书省的府衙内整理些文书,倒像是个小小书吏般。
书吏们见他性子还挺随和,渐渐的也敢与他说笑两句,有那爱开玩笑的八品文书常打趣谢文喆:“前些时一位户部书吏来取档,我与他说这里有一位新来的阁老,让他猜猜是哪个,那人猜了半晌也没猜到是你,结果叫我讹了一顿酒去!”
“你只顾着自己快活了,喝酒也不见想着咱们。”谢文喆笑着与他打趣,那人道:“下次必要叫敛之一起去!不然他还不信有人这麽年轻便作了中书舍人成为阁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