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走多远,沈青便察觉到有人偷偷跟着他,不用想也知道是那当铺派来的!好在他常在山里走,还跟着老猎户学了些追蹤、掩藏的本事,加上对方也不是什麽专业跟蹤的人,没费多大力气便把人甩掉了。
只是这件事让沈青更加的生气:这世上的坏人怎麽那麽多!他根本没有招惹他们,只是不愿意被坑、被压价、被吞了东西,就要被人盯上,被人跟蹤,何其可恶!
难道他就应该老老实实任人欺负?!别人要压价他就得受着,别人要私吞他的东西,他就得老老实实让对方拿走?
可这世间还偏偏真有这样一号人:没有捡着钱就算丢!没占到便宜,就算是自己吃亏了。倘若有人不肯让他占便宜,甚至还会恼羞成怒!
刚才那位当铺先生,还真就是这麽一种人。既没有低价得到手镯,又被一个哥儿折了面子,让他更加恼怒愤恨,这才让伙计偷偷跟着沈青。
眼瞅着没多长时间,跟出去的伙计就回来了,摆手道:“跟丢了,你别说,一个哥儿,脚程倒挺快,三转两转的就不见了人影。要不是有心防备着咱们,就是对这片儿还挺熟悉。” 想了想又道:“但肯定不是住这附近的。这个头模样的哥儿可不多见,从前没瞧见过。”
掌柜的摇了摇头道:“罢了,跟丢了就跟丢了吧,这笔买卖做得也不算亏。”他嘴上说着要给沈青一个高些的报价,也是唬沈青不懂行情。这样精致又成色好的首饰送到府城的店里去,转手价格就能翻一倍,他们还是有不少赚头的。“何苦跟一个小哥儿置气?”
当铺先生却不愿意罢休:还正是因为对方是个小哥儿,才格外憋屈!他竟连一个哥儿也辖制不住了,让他在店里失了脸面:“你信那东西是他的?就算不是他偷的,也必然有别的来历!万一他手里还有别的东西呢?”
这话倒让掌柜的心中一动,他虽懒得和一个小哥儿置气,但若是盯着沈青有更大的利益可得,倒是不妨试试。就算最后没有,只是费些人力而已,也损失不了什麽。
可若真让他猜对了……掌柜的眼中闪过精光,吩咐道:“好在就像他说的,那样相貌的哥儿确实不多见。让街面上的人留着点心,再遇见了给我把人盯住了,看看他家是哪儿的。”
若真像他说的是家里给準备的嫁妆还则罢了,倘若东西另有来历……凭这哥儿再硬气,他们也有法子让他把东西吐出来!
而此时,被当铺几人惦记上了的沈青,也已经想到了应对的法子。
估衣铺子里,沈青选了两件七八成新的好料子外衫,都是苗氏合穿的尺寸,老板娘坐在一旁嗑着瓜子,不禁夸赞道:“你这哥儿眼光倒是好!这批衣服都是刚送到我这里来的,收拾得干干净净,原是县丞老爷家里的下人换下来的旧衣服。别看是府里下人穿的,都是好料子、好做工!”
大户人家的下人,每季都有做新衣服的分例。得了新的,有些会精打细算的人便偷偷把往年的旧衣拿去卖了换钱。沈青看中的这两件还是管事媳妇换下来的,一件绀青色葛布面儿的,一件黛紫色粗棉布的,都是挺阔又耐磨的好料子。
黛紫色粗棉布那件还夹了薄薄一层棉花,拿不同颜色的布料滚了边,瞧着就比普通人家穿得精致。再有,这在大户人家做近身的管事媳妇的,头一件要求就是干净,身上不能有什麽虱子跳蚤,唯恐传给了主子。这衣裳自然也要比平民家里收来的洁净让人放心,关键还便宜!
这年头,衣裳布料都是硬通货,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便拿两身衣服去当了是常事,因此也滋生了一个行当:卖估衣。
就说沈青此时所在的这一条街,全都是做估衣生意的。好些的,有个铺面遮风挡雨,差点的,就在路边摆个摊子,摊主站在一旁大声吆喝。如今入冬近年关,有人怕冷需要添件厚衣裳;有人过年买不起新衣,买件估衣也不错;有人连置办年货的钱也凑不出,只能来卖几件衣裳过年……
有买有卖,街上人来人往,吆喝声不绝于耳,十分的热闹。
沈青也觉得这两件很好。虽是估衣,却不知道比他和苗氏的衣裳好多少倍:他们在老沈家的时候,多少年没穿过新衣,都是拾别人的破衣服,补了又补、拼了又拼。
若真做两件新的,也不是做不起,只是忽然乍富,难免让村里人看见议论几句:怎麽日子艰难的母子两个,忽然就阔起来了?又生出许多麻烦来。
当下便让老板娘将这两件给包起来,又翻找着自己能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