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苗氏在这一堆里面挑了又挑,最终选中了一块茶金色的布料,一面光滑如缎子,还带花草暗纹,另一面则看起来如普通棉麻一般:“这块好看!做件袄子都有富余,颜色也适合你姥姥那岁数穿。我这做闺女的多少年没往娘家拿过东西了,这回也让我沾沾我哥儿的光,好好孝敬孝敬老娘。”

她在老沈家的日子不好过,别说给娘家送东西了,就是回趟娘家耽误了给沈家干活,沈老娘都要责骂,反倒是两个娘家兄弟经常偷偷补贴她。这样想着,苗氏又选了一块浅绿的钻石麻。这块料子不如茶金色那块摸着质量好,颜色却更鲜亮,还勾了亮晶晶像金线一样的丝,上头也有花纹样式:“这块给你两个舅妈分分。她们是愿意自己做件褂子,还是给孩子做衣服,都随她们!”

沈青自是没意见,这些布料他就没想过要做衣服,本打算做成被面或褥子的,苗氏觉得做衣服好看,想送人也行。他下次再走远一点,看看别的门面房里还有没有窗帘,再摘一些回来就是了……或者宋开霁那里也会有布料?他上次没问,好多不认识的东西也不敢多打量,怕露了怯。

那个世界的布料,可比县城卖的细致柔软。沈青想起那套卫衣的手感,心想着要是宋开霁那里有布料,他就不用去县城买了。

沈青把预备好的猪腿放上车,又分了四斤槽子糕出来,两斤一份包成两包,想了想对苗氏道:“再拿上点钱吧。舅舅家的萝蔔和白菜应该都收了,趁着有车拉一些回来。”他打算多积酸菜多腌萝蔔拿到那边去卖,需要的萝蔔白菜不是少数,他们自家没有田地,只有一小块儿菜地才能结多少,肯定要跟别人家收。

与其给别人钱,不如给自己家人。他们现在有钱了,也不需要两个舅舅补贴了,该多少钱是多少钱,不然舅舅们在舅妈面前也难做人。

苗氏应了一声,回房拿了钱袋揣在身上,母子两个出村前,还特意饶了点路去了趟村长家。沈青拎着一包槽子糕拍了拍门:“桂香婶子,我从县城带回来的槽子糕,拿一份给你尝尝!”

“哎呀青哥儿,你跟我这麽客气干啥!”桂香婶子正在院子里择菜,手上还带着泥连忙在围裙上蹭了蹭:“你赚钱这个不容易,还想着给婶子带东西!”

“应该的,”沈青笑眯眯的把槽子糕递到桂香婶子手上:“我和我娘还想去趟石渠村看看我姥姥,天黑前回来,到时候我再把车给您送回来。”

桂香婶子哪有不答应的?连声应道:“你随便用,明天再还回来也成!”又道:“你娘可算肯出门了,也该去看看你姥姥了。”

之前苗氏刚和离,自觉脸面无光,都不敢往石渠村去,生怕把娘家名声都给带累了。

三人在门口说了一会儿话,一派其乐融融的氛围,屋子后头,村长家老大两口子正一起修菜窖,大儿媳妇支着耳朵听了半天,回身给了自己男人一肘子:“石头,你说咱娘是不是看上青哥儿了?别不是想把青哥儿说给老小?”

赵石正喝水,闻言一口喷出去老远,呛得直咳嗽:“啥?你说啥?!”

“哎呀,你小点声儿。”大儿媳不妨被喷得半边身子都是水,生气地捶了自己男人好几下,赵石还以为媳妇在给自己拍咳嗽,心里美滋滋的,就是觉得这力道有点太大了。

大儿媳一边擦着身上的水一边压低了声音道:“你不觉得咱娘这几天和青哥儿来往太频繁了吗?还和苗婶子那麽亲热的说话,你不知道吧,以前咱娘顶瞧不上苗婶子的。”

赵石还真不知道,“我都不知道,你咋知道的?”

“看出来的呀,每次碰上苗婶子,咱娘又是撇嘴又是翻白眼,那瞧不上都写脸上了。要不是看上青哥儿了,咱娘现在能对苗婶子这样的态度?我今天早上还瞧见咱娘给了青哥儿两个豆包。”她舔了舔嘴唇,比划出两根指头:“两个啊!”

别看桂香婶子给的时候挺大方,实际上这豆包在他们家里,也不是随便吃的。

这事儿从早上开始,她就在心里偷偷琢磨一天了。其实和青哥儿做妯娌也不错,青哥儿是出了名的能干,又是个爽快的性子不难缠,还能砍柴、打猎,这要是成了自家人,以后岂不是常常能吃到肉了?

至于模样个头啥的,大儿媳在心里有点恶劣的想,那就是老小的事儿了,自己又不和青哥儿过日子。

村长的大儿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末了摸了摸后脑勺:“这要是真的,以后老小的日子可精彩了……”

前院,沈青和苗氏走后,桂香婶子喜滋滋的把槽子糕拿进屋里。这槽子糕其实就是老式鸡蛋糕,乡下人走礼不喜欢闹虚的,整那花花绿绿的点心两口就没了,还不如称二斤槽子糕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