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以自己配一个好吃的料,摆一个炸澱粉肠的摊子。澱粉肠做出来也不必只供给自家的摊子,还能卖没炸过的澱粉肠,人家买回去是做菜,还是去别处摆摊都行。
安平县那麽大,附近还有很多县城,沈青并不怕别人模仿他的生意,只要把这制作澱粉肠的秘方牢牢握在手里就成了,到时候开的摊子再多却都要来他这里进货,钱还是进他的口袋。
沈青想了想,又支使连蓉去村长家叫人:“把桂香婶子叫来一起吃个午饭,也正好和她商量一下作坊管理的事儿。”他们这边制作成功了,先跟桂香婶子通个气,商量差不多了他再请村长一家说话。
连蓉叼着半根吃剩的肠去了,却很久不见回来,待菜都热了两遍,连二婶实在有些坐不住了:“这孩子上哪儿野去了?桂香也没来,不是出啥事儿了吧?”
她刚要遣连实出去找,就见桂香婶子拉着连蓉,面色不大好的回来了,连蓉一张小脸煞白。
“这是怎麽了?被哪家的毛小子给打了?”连二婶赶紧把闺女搂过来,却又见连蓉脸上没有泪痕,只是一副很害怕的样子。
桂香婶子瞟了一眼苗氏,才低声道:“老沈家那个李寡妇发动了。”
苗氏和沈青都是一愣,屋里也静了下来,过了片刻,苗氏才道:“算日子不对吧?”
这事儿没人比她更清楚的了,这李娇凤算起来,二月底才足月,怎麽这才正月,还没到十五呢,就发动了?苗氏心下一紧,忽然想到什麽:“她出了什麽意外了?”
桂香婶子惊讶地看了苗氏一眼,有些意外苗氏猜得这麽準,点了点头:“她摔了一跤,提前发动了。沈志高急的不得了,上俺们家借车来了。虽然她那人那样吧……但好歹是一条人命,俺们当家的和沈志高还有点情分,就把车借他了,又是帮忙擡人又是拉车的,才耽误到现在。那李娇凤见了红,赶上蓉姐来找我,把孩子吓住了。”
说罢,桂香婶子又叹到:“都说七活八不活,她这正好是八个月多点,还见了红,唉。”
连二婶摸了摸连蓉的脑袋:“摸摸毛,吓不着,摸摸耳,吓一会儿。”连蓉抿着嘴不说话,一头扎进了母亲的怀里。
屋里人也都沉默了下来,说李娇凤和沈志高活该吗?可即便是苗氏这个第一受害人,也说不出希望李娇凤肚子里的孩子死掉的话,尤其,她想起自己难産了两日也没生下来的那个孩子。
她当初也是摔了一跤。
“她是怎麽摔的?”苗氏摆了一会儿桌子上的盘子,招呼大家坐下了才问道。
桂香婶子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苗氏是在问李娇凤:“前两天下了点小雪不是,说是屋檐上的积雪化了,水滴到了门口。半夜冷又给冻上了。早上起来李娇凤没瞅清楚,一脚踩上去了,摔了个结实。”
桂香婶子咂了咂舌,“上老沈家接人我跟着去了,地上真是好大一片冰,冻得硬邦邦的。我家那口子还说呢,待会儿要挨家挨户通知一声,别谁家老人也这样摔了,那可经不起。早上起来可不能犯懒,第一件事就得铲冰!”
苗氏点了点头,不说话了。听起来很正常,也是村里常见的摔跤缘由,只是她心里总有疑惑。
不是为了李娇凤,是为她自己和那个没出事的孩子。
第107章 兰塘·澱粉肠作坊3
大家又说了几句,便岔开了这个话题,转而谈起了澱粉肠作坊的事情。
桂香婶子夹了一筷子,立时赞不绝口:“虽然嚼起来和肉不太一样,但这味是真好,比有些人家的肉菜做得都好呢!”
村里也不是人人都像苗氏一样,有一手不错的竈上功夫。有那人家不开窍,做肉菜就只是白水煮了切片,蘸秋油、蒜汁,肉腥味都去不掉。也亏得农家人少沾荤,竟也能忍得住这腥。
这澱粉肠就不一样了。虽然吃得出面多肉少,但滋味好,价格又比肉便宜些。沈青打算一根卖三文钱,油炸过的卖五文,量大还能再便宜。一根足有二两多重,够炒一盘子菜了,爱买的人家肯定多。
听说沈青打算把作坊交给自己和赵石两口子管理,桂香婶子更是高兴。她自己就罢了,沈青愿意给赵石机会,才更让她记得这份情。当娘的,哪个不为自己孩子谋算?“这我还真得好好谢谢青哥儿了,我家石头啊,虽然跟着我家那口子做事也有两年了,却总是不灵光,我都发愁!”
桂香婶子叹了口气。她的大儿子赵石还真随了他爹赵有当,宽厚有余威严不足,又比赵有当另有一份呆性。她给赵石头相了秦樱子这个格外聪明伶俐的媳妇,就是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短板,将来好有个帮衬。虽然说按理该赵石接任村长,可也不是板上钉钉的。当年就是赵有当,都有人嫌他性子压不住村里人,一直戳嚯着公爹把村长的位置传给小儿子赵有才,是她那没了的老公公力排衆议硬压着把位置传给了赵有当,因此还闹得几个儿子都不怎麽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