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明和尚也摘下兜帽,露出一颗长了毛绒绒一层短发的脑袋。
沈青:????
连藕三言两语把话带了过去,其中艰辛却只有他自己知道。惠明从庙里离开,方丈倒也没有为难他,更没有什麽打断腿。这惠明是不知道附近哪个村子的人家,生的孩子太多了养不起,就丢在庙门口的。他们庙里的小和尚,十个有八个都是这样的出身。
这是迫不得已在庙里长大,却不是他们真心的信奉佛法,而是没有选择。因此惠明想要还俗,好好的和师父说了,方丈十分通情达理的放了人。
更兼那庙前村的集市是惠明一手建立的。他也是个能人,十岁出头就有各种想法——脑子不活络也没法子,庙里的日子实在清苦,香火又不旺盛,吃饱饭都难。他一个半大的孩子,硬是把他们一个快要揭不开锅的小庙给经营成十里八乡的固定集市,每一个来摆摊的都要给庙里交摊位费。
庙里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惠明,方丈便做主,之后庙前村的集市还归惠明管,今后和庙里五五分成。更是赐了他俗家姓明,再不必称法号惠明。
惠明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明何,同音荷暗合了连藕的名字。
如今那集市已经十来年,惠明也二十六七岁了。
这才是苗禾香不乐意的缘故!他们家藕哥儿才十七,花朵一样的年纪。而这和尚却已经是二十六七岁的老汉子了,谁能想到和尚不守清规,一把年纪了还暗暗勾引了她家的哥儿去!奈何连藕实在喜欢,铁了心要跟这和尚过日子,这和尚又拿出许多金银彰显实力,指天画地的发誓今后会让连藕过上好日子。
僵持了好些日子,连藕人都瘦了一大圈,苗禾香才不情不愿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跟还了俗的和尚在一起,这在村子里也是一个大话题了,尤其还不是父母安排的,而是自己看中的。沈青也没想到,一向规矩的连藕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不过他倒是很为连藕开心,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即便被周围人的认为惊世骇俗,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当下便答应将那小院半卖半送给连藕和明何。
这份好心情一直维持到了夜里,沈青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宋开霁见他的样子也觉得好笑:“怎麽人家找到了心上人,你这麽高兴?”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沈青道,以前村里成亲,都是父母给安排个差不多的人家,什麽情啊爱啊的,说这也不知道害臊。而沈青自己对所谓的感情也是悲观的,他常常会想到沈志高的变心,之前看着连实和榆哥儿,也産生过悲观的想法。
但沈青后来自己找了宋开霁,知道了两情相悦是多麽的美妙,他自然也想自己的朋友,也想更多小哥儿,能像他这样找到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真心相爱的人。
爱了就是爱了,他们有去爱的自由,又配得上爱的自信,更有对未来托底的底气。
他在宋开霁唇上亲了一口,眼睛亮亮的,能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守,“真好呀。”
宋开霁被他撩拨地脸红到了耳朵根,泉姐儿被丫鬟们带着在隔壁睡,房里此刻就他们两个人。烛光摇曳,宋开霁把手伸进去摸了几下:“你……你身上爽利了吧?……”
沈青低低地“嗯”了一声,扯开了宋开霁的腰带。
腊月初二,赵榆终于发动,他这是第二胎,只用了两个时辰,很顺当的生下了一个小子。苗禾香乐得合不拢嘴,被连藕闹得坏心情终于好转了一些,抱着孩子不舍得撒手。
“我不是重小子,我家藕哥儿和蓉姐儿不知道比村里多少小子强百套。就是这在村里没个小子,心里头总是慌。”还有就是王氏还在外头说酸话,说榆哥儿的肚子圆圆的一看怀的就是丫头,没有生小子的命。二房折腾那老半天闹分家,将来没小子绝了后,家産还得是他们大房的。
村里人都知道王氏这是嫉妒得发狂了满世界说胡话,但胡话听了也影响心情:“我就让她看看,想吃我们家的绝户那是做梦!她生了连宝当金疙瘩一样天天抱着,现在连宝说话跑步都不利索呢。谁不会生小子?我们家榆哥儿一样会生小子!”
苗春蕾心里也挺赞同她的话的。她们家青哥儿不在意孩子的性别,可这村里头谁能比得上青哥儿能耐?没能耐的还是大多数,就还得顺应着这时候的规矩过活。要是赵榆生不出小子,将来蓉姐儿就得招赘生小子,不然家里真绝了后,那大房还真能厚着脸皮贴上来,乡下这样的事儿多了。
说了一会儿孩子,又说起连藕的亲事。苗禾香的脸色立刻掉了下来,像谁欠了她八百两银子,不情不愿道:“找了那和尚的师父给定的日子,腊月初九,过了腊八就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