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坐于凤椅之上,身着华贵的凤袍,头戴璀璨的凤冠,她的面容温婉而慈祥。她轻轻擡手,示意他们免礼。
“吾儿免礼,快至母后身边来。”皇后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和煦,让人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李瑾辰一改往日的放蕩不羁,规规矩矩地依言上前,立于皇后身侧,随后他轻轻转身,将身旁一位女子引至皇后面前。那女子身着淡雅的宫装,容颜清丽脱俗,宛如初绽的莲花,不染尘埃。
“这位便是儿臣心仪之人,今日携她一同来见母后,望母后成全。”
皇后细细打量着这位未来的儿媳,眼中满是赞许与欣慰。她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有力:“吾儿眼光甚好,此女温婉贤淑,确是良配。”
皇后轻轻一笑,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深意,她望向那站在自己儿子身旁的女子,轻声说道:“吾儿之心,母后已明。只是,母后心中尚有些许话语,欲与此女单独一谈,不知可好?”
“母后——”李瑾辰急道。
皇后笑了笑,“无虑,母后岂有夺吾儿所爱之理。”
李瑾辰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释然与信任。他温柔地看向身旁的女子,轻声嘱咐道:“你且随母后去,吾在外等候,勿需多虑。”
在皇后寝宫外的长廊上,阳光斑驳,李瑾辰立于光影交错之间,目光不时地穿透珠帘的缝隙,望向偏殿内的身影。
此时,一位小太监手执拂尘,脚步轻盈地走来,见太子独自立于门外,便恭敬地上前行礼。太子见状,温和地询问起母后的身体状况,言语间透露出对母亲的深深关切,“白公公,孤的母后近日身体可好?”小太监一一作答。
就在这时,狗皇帝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不期然地出现在了长廊的尽头。他目睹了太子与小太监交谈的场景,却因角度与距离的缘故,未能听清他们之间的对话内容。
在狗皇帝的眼中,只见太子与一名男子相谈甚欢。狗皇帝的脚步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地审视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思量。
他未曾料到,自己的儿子,未来的储君,原来不是对他后宫的女人有兴趣啊,而是对男子産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这份突如其来的震惊与失望,让狗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太子察觉到了皇帝的到来,连忙转身行礼,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他父皇怎麽用这种目光看着他?
狗皇帝迈步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複杂情绪:“太子,汝为皇室之后,当谨言慎行,勿使外人有所误会,以保皇家颜面。”
太子闻言,心中一震,他急忙解释道:“父皇明鑒,儿臣与小太监只是閑聊几句,询问母后的身体状况,并无他意。儿臣心中所系,唯有父皇母后与”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啓齿,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说道,“与儿臣心仪之人。”
狗皇帝闻言,神色稍缓,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他看向太子,试图从他的眼神中寻找答案。最终,太子那份真挚与坦诚,让狗皇帝选择了相信。他轻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太子,朕深知你心地纯良,然身为储君,肩负责任重大,一举一动皆关乎社稷安危。务必慎思明辨,谨慎行事,以不负朕之厚望,亦不负天下苍生之期盼。”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狗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走进了皇后的寝宫。
此刻皇后正与太子心仪的女子轻声交谈,女子的温婉与才情,让皇后眼中满是赞许。
“臣女拜见陛下。”/“臣妾拜见陛下。”
皇后看了狗皇帝一眼,嘴上假装嗔怪,脸上却喜笑颜开,“陛下这是嫉妒吾儿带心仪之人只来见臣妾,前来兴师问罪了吗?”
“怎会?”狗皇帝笑着回看皇后,话里话外透露着宠爱之意。
女子的容颜清丽脱俗,举止间流露出不凡的气质,与太子之前所描述的种种不谋而合。皇帝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女子,的确配得上自己的儿子,成为未来的皇后。
更重要的是,看到太子对她的一片深情,皇帝心中那块因误会而生的石头终于落地,暗自庆幸:太子并非他所担忧的断袖之癖,他对女人有着正常的情感与向往,也并非对他的妃妾有非分之想。
于是,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轻咳一声,吸引了皇后太子以及那位女子的注意,随后以一种庄重而又不失亲切的口吻说道:“朕见此女,温婉贤淑,才貌双全,实乃太子之良配。朕意已决,赐婚于太子,择一吉日,举行太子妃册封大典,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