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湾乃大绥边境,文帝一听,立无心再问歌谣天象,即命李胤出征。
然李胤也早出列请求出征,文帝立準奏,李胤退出紫宸殿,出宫来,见南昭王和高通候在宫外,李胤纳闷,但没时间去问,宫人牵来碧方,李胤飞身上马,直奔大营整顿军马,出征吐蕃。
南昭王和高通见是李胤,心里更是纳闷。
“爹,难道太子殿下的计划失败了?幸好咱们还没进宫,不然必受牵连。”高通对南昭王说。
“未必失败,看武安王迫在眉睫之样,可能是边境战事告急。”南昭王回说。
紫宸殿里,一切万事具备,只欠一口东方,就可绝以后患,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却被吐蕃猝不及防的反悔搅得胎死腹中,李彻心里别提有多扼腕愤恨。
退朝后,出了紫宸殿,黄济立让李彻赶紧先派人去拦截回派去武安王府抓楚羿的人,万不可打草惊蛇,惊动了李胤。
李彻随匆匆回去东宫,让赵万去截回东宫护卫,又让南昭王和高通先返回南大营,并告知原因,此事只能容后再议。
李彻在东宫越想越气,黄济偏偏还来恭喜他。
成则相亲,败则相离。
李彻此时正是气头上,那里听得恭喜二字,语气夹带着浓重的责怪和讥讽,道:“黄少监,本宫说你是恭喜两个字说顺口了吗?大费周章了这麽久,如今胎死腹中,前功尽废,你不是算无遗策吗?怎麽这次没算到吐蕃会反悔?”
“臣以为太子殿下是乃伟器,没想到这麽沉不住气,不过一点小插曲,就当成穷途末路,既是这样,元崇告辞,此后太子殿下自便,不必再问臣下一步该如何做。”黄济面色如常道,说完,一甩衣袖,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