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事还惊动了当时的皇帝,最后他和五皇子各被打了十板,禁足两个月。
两个月出来时,那把持朝政的梁国仗被皇上忽然就下旨斩了,其他人抄家流放。
他问过祖父,那时还是大学士的祖父只摇了摇头说:“伴君如伴虎,君皇心思深如海。”
在那之后被批作昏庸的皇帝忽然就不昏庸了。
按祖父的说法就是忽然开窍了深得制衡之道的精髓。
那时的莫怀瑾也深以为然,比如一次赈灾,当时皇帝派了三人去赈灾。
这三人是大皇子派,三皇子派和五皇子派的,分别地喊了这三人道:“你三人只要能拿到对方的短处并有证据回京悄悄于朕,查实后朕砍了他,这个职位由你定谁来做。但要是朕拿到你们的短处,就摘了你们项上人头,抄家流放。”
最后那次赈灾是有史以来最成功,死人最少的一次。
能知道这一段对话,还是因为当时有个小太监因被欺负躲在那在里面听到,而这个小太监又因五皇子有恩于他,俏俏传的消息。
不过现在再看有些行事,总有一种熟悉感。
尤其如果不去深想,揣摩它的深意的话(俗称,脑补过多或想多了。)只看最表面的意思,其实就是皇帝想让你好好做事,为民造福罢了。
这麽一想,莫怀瑾知道那些熟悉感那来的了,这行事方式和他往日的何其相似。
他其实经常也用那些老狐貍(想多了)这一点来做许多事情。
莫怀瑾想到这点后,忽然觉得这些年来和当今陛下还有祖父,父亲他们煞有其事的研究先皇行事背后的深意的自己傻透了。
又在这煞有其事的研究随风的各种言行背后的深意的自己更傻。
如果赵栖单纯的就是喜欢他想对他好,那他在这傻傻的研究这一切的意义在那,难道是感觉最近太顺遂了,自己找点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