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谢文彦的鞭策,以及夫郎的隐隐期望下,谢文齐只能拿起书本,日日头悬梁,锥刺股,奋起努力学习科考知识。
在科考前夕,达成考不中状元探花,但也能中个进士的成果。
宫里。
乔玉景听到消息,忍不住摇头笑,“四堂兄还真是潜力无限,平日里瞧着傻乎乎的模样,但总能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
虽说早在前几年,他们就有意无意督促四堂兄开始读书了。
可至今不过短短几年的功夫,就能达到别人寒窗十年的效果,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四堂兄前世有那般成就,自然是本事了得,他还有一颗赤子之心,就是性子过于惫懒,必须有人督促鞭策,给他引导方向才行。”
“堂兄那脾性,结局好与坏,真的端看领路之人是谁……”
谢文彦无奈道。
说实话,他是有些嫉妒这个堂兄的,他千般算计,万般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堂兄却轻而易举就能拿到,当真让人眼红之极。
可这么好的起步条件,堂兄上辈子却落得那般结局,也实在让人恨铁不成钢。
乔玉景笑道,“可若不是堂兄这般脾性,夫君又怎能放心与之兄弟相交?夫君做到这个位置,能有四堂兄这么一个交心的兄弟,也是难得的幸事。”
“也是,前世今生真正能够说心里话的人,也只有夫郎与四堂兄了……”
谢文彦闻言轻松笑出来。
世间人无完人,他确实不能要求别人和他一样。
人生百态,欲望各异,才是人之常情。
……
在谢文彦的严厉监视下,此次科举从头到尾都进行得很顺利。
不仅考生的环境大大改善,往年一些黑暗规则也都被控制,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对谢文彦这个新帝,一时都好感大增。
最后考试结果不出意外,谢家俩兄弟皆脱颖而出。
两位堂兄虽说没有获得非常好的名次,但也都榜上有名,成功高中进士,狠狠刷新了京城众人对谢家的认识。
谁能想到,谢家不过农户出身,家中子弟竟如此出息。
一个当今皇帝养子,一个研究出高产粮种的谢二郎,现在又来一门双进士,真是合该他们姓谢的崛起啊!
大家简直羡慕嫉妒地眼睛都红了。
当然。
也有质疑谢文齐舞弊走后门的。
因为谢文齐以前根本没上过私塾,认字都是才从几年前开始学的,短短几年竟能压过别人寒窗苦读,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科举不像武举,武举是不是真本事,现场一眼就能看出来,科举作弊的空子就多了。
再加上当今皇帝和谢家的关系……那些不服气的人,不想怀疑都不行。
别说其中还有世族在见机捣乱起哄。
不过,此事解决也不难。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谢文齐确实有真材实料,只要和那些质疑的学子当面论证几道题目,便能证明一二。
但此事有世族起哄挑拨,谢文彦怎么可能让此事轻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