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可惜……

如今国库没钱没粮,短时间内不敢有大动作,这口气只能忍下。

“朕不相信吾朝官员会犯如此蠢事,你们说吾朝官员辱骂,就真辱骂了?有什么铁证吗?没有证据的事儿,吾朝绝不认此罪……”

陈国皇帝开始打口水战。

就算心里决定暂时把事情忍下来,可为了不给楚国狮子大开口的机会,这个明摆着就是栽赃的罪名,是如何都不能认下来的。

谢文齐也知道陈国的想法,所以也没在认罪之事上纠缠,直接以陈国使臣出言不逊借口,进入赔偿谈判阶段。

双方你来我往争吵,双方脸色都不好看。

全都吵得面色或涨红、或铁青,一国大殿就跟菜市场般热闹。

最终。

陈国到底因为国库东西丢失,底气不足示弱。

而谢文齐则没有后顾之忧,以死皮赖脸,油盐不进的态度谈判胜利。

双方以“友好邦交”为遮羞布。

陈国割让边境两座表面荒凉,实则暗藏矿产的城池,赠送祝贺楚国新皇龙凤胎之喜;

楚国则回赠高产粮种,以及留下张和尚这么个“人才”帮陈国建设国家;

双方对此都很满意,结果算是皆大欢喜。

被强行冤枉栽赃要好处的陈国众人,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些许。

“虽说割让城池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但那两座城池不过荒凉之地,能够为我陈国换来高产粮种,也不算太亏。”

“只要把高产粮种迅速推广下去,我们就能很快恢复元气,倒时有了粮草,再跟楚国算这笔账……”

下朝后,陈国皇帝和官员们相互安慰。

谢文齐则是给张和尚留了几个人,按照谢文彦交代的叮嘱一番,停留半个月后,就收拾行李启程,前往其它国家。

然后在剩下的南国、吴国、黎国继续如法炮制谈判。

其余三国虽不情愿,可看见比自己强盛的陈国都低头了,想想高产粮种的重要性,也就都没反抗太厉害。

毕竟,他们就算可以想办法去楚国偷粮种,能偷回来的数量也有限。

倒时等他们慢慢把偷到的粮种,种出足够普及全国百姓的数量时,人家楚国早就不知道兵马吃得多么膘肥体壮了!

落后就要挨打,诸国现在都不敢浪费时间。

……

因为诸国国库被盗,没有立马开战的底气。

谢文齐此次出使谈判非常顺利。

只不过,每次谈判完,他都会以多日奔波劳累为借口,在诸国停留半个月的样子。

谢文齐此举当然不是真的劳累,他留下自然是搞事情的。

楚国想要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光是安排郭明熙他们在各国内部捣乱还不行,还需要外部压力,才能让各国相互争斗起来捡便宜。

而黎国,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黎国靠近海边,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支撑,就是贩卖海盐,一旦海盐生意出问题,整个黎国就将大乱。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