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念书也是有个好师傅带着他,但那也只能算是会读会写字,没有正儿八经的念过。”当然可以,没有年龄限制的。”太子以为许行舟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还开玩笑的提到了鄂伦岱:“你看鄂伦岱年纪比你大多了,人家才毕业一年。”
“好”许行舟擦了一下眼泪,明明是笑着说话偏偏眼里带着泪花:“奴才一定去,一定好好读,不给太子爷丢脸。””唔”太子说:“你自个上进就行了,里面的课程多,你可以选课的,不用都学,规章制度什么的你可以去问问大哥,他在京郊,跟你们那地方离得不远。”
印刷厂也在京郊,太子主要是为了后面着想,后面没一百年估计就要工业革命了,到时候环境污染严重,还得提前把一些工厂弄到京郊去。
“行”许行舟也不多废话了,主子知道自己心意就行,说多了反而惹人厌烦。
“他怎么这么高兴啊?胤祧不理解,要起早贪黑的去念书了,这人还这么高兴,难不成是个傻的?”你啊”太子抬手拍了他的一下手,让他别分心,碗又低了。
“有些人生来就苦,没钱念书,宝贵的念书机会当然要珍惜,你啊,蜜罐子里泡大的,当然觉得念书苦,因为你不念书也能好好的活着,活的比科举的状元还好。”
“可以吗?”胤祧顺着杆子往上爬。
“不行”太子拒绝。
“哼”胤祧扭过头,那说个屁。
“你也不用太辛苦”太子也矛盾,一方面想让弟弟上进,他不拿弟弟和别人比,他只是想让他多读点书,能有个一技之长就行,虽然说混日子的勋贵也有的事,但太子觉得那样活一辈也不见得是幸福,而且坐吃山空,康熙能养他,太子也能养,那太子儿子呢?万一将来不想养叔叔了,或者生出了什么矛盾,太子比胤祧大十岁,总是要比他先走,肯定要给弟弟打点好一切。念书也不是指望他靠着这个出头,只是让他有个目标在,找个事做。
另一方面太子也心疼弟弟每天起早贪黑的读书,虽然和康熙说了很久,改了一下念书的时候,但对弈他们这个年纪也确实辛苦。
“你不用争第一,你只要能完成师傅给你布置的任务就行,会读书,能理解意思就行。”太子安慰弟弟。
“我都会,我又好好的写大字。”胤祧高兴的邀功,刚刚的生气一扫而去,他就知道他哥哥最疼他了。
“阿玛和额娘也不会逼你的,你高兴就好”眼看着弟弟要刹不住小尾巴了,赶紧提醒:“但是不能乱来,也不能干太多坏事。”
“知道了”胤祧抬头乖乖向哥哥保证。
此刻的乾清宫吵得和菜市场一样,康熙坐在上首脸色很难看。
“才刚刚打完仗又要打,今年还不知道收成多少,现在又要来?去年幸好打赢了,要不然以去年的收成好多百姓又要饿死了。”带头的是朝中的保守派,很是看不惯康熙到处打仗的习惯。
“东夷是大清的附属国,如此对待大清使臣就是把大清的脸面往地上扫,把万岁爷的脸面往地上扫,你这么想息事宁人,一点没有君辱臣死的样子,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没想到陈廷敬的杀伤力现在这么大,带头的保守派被喷了一脸口水,来不及反应什么,旁边又出来一个人。
“皇阿玛,东夷早有逆反之心,但大清也不是吃素的,儿臣愿意充当先锋为皇阿玛和大清冲锋陷阵。”大阿哥站出来跪在地上大声的说。
真是看不惯这些软脚虾,想到太子给他的信里提到了白银万两,大阿哥的手控制不住的痒。
和准格尔打过一仗之后大阿哥越发的尝到了滋味,现在安静下来天天领兵锻炼还有些不习惯。
如果不是他福晋还没生,他都要主动请缨去西北守着了。
不过他皇阿玛说了,明年江南军事基地建好了就派他去,那个时候他福晋早就生了,他也能腾开手去那里锻炼两年。
要是干的好他就能去美洲了,越想大阿哥的心头就越火热。
恨不得立刻带兵去东夷,白花花的银子啊,有了这银子,印刷厂可以开分厂,天津和江南的军事基地可以好好的建,福州的船政局也能建。
“简直胡闹”保守派没等康熙说话又站出来了“大清在外的形象好不容易好一些,又要打仗,到时候外面怎么看我们。”
“能怎么看?当然是主动把钱送来。”大阿哥也不惯着他,他可没有尊老爱幼的习惯。
“够了”康熙抬手指着保守派那边的人说:“你们几个都出去。”
看着康熙铁青的脸,剩下的人不敢再说话,灰溜溜的出去了。
“皇阿玛消消气。”大阿哥也不是没眼色等周围没有那帮人后,他赶紧上前给康熙倒水。
“万岁爷是想好了吗?”没有外人在后陈廷敬开口问了。
“嗯”康熙点头,太子给的信他也收到了,确切的说前两年就知道了,一直没动东夷也是想等大清再发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