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九环 余河不喜 4465 字 20天前

下青石板前,我先稍微估量了各自的体重,因为那些青石板不知道被插进石壁过了多少年了,可能本身已经变得脆弱无比,此刻若是重量太重踩上去可能会有断裂的风险,虽说就算断裂也不过是掉个三四米下去,可坑底是累累白骨,这些动物骨骸比人骨硬多了,运气不好照样可以把人刺个对穿。

最后制定好了顺序,我打头在前,先去试探一下每块青石板的破损情况,老钱手无寸铁,所以在中间,何瑜还要背韩卓,重量最大,他要求殿后,说如果掉下去必须要拉韩卓当垫背,死个姓韩的谁心里都不会难受。

我打他肩膀一巴掌,说:“老何同志,你能不能有点儿觉悟,这底下要是真有通道能通到这陵寝里,带上韩卓咱们这叫多了份儿力量,你忘了之前乔三贵那帮人的下场了,他们就是典型的忘恩负义、只顾着眼前利益的白眼狼,咱们得先说好,进去之后,不许闹内讧,不许再说些不利于团结的话,精诚合作才能保证我们排除万难。”

要说大道理,何瑜再有十张嘴也绝对说不过我,他挎着枪冲我摆手:“行行行你说的都对,咱们快下吧,没看我这都摩拳擦掌了!”

我和他对视着笑了笑,跨出一条腿率先踩上第一块青石板,用脚试探了两下,发现没问题还挺结实之后,才挥手示意他们跟上。

我们打着手电筒,拾级而下,何瑜要背着韩卓避免他掉下去,所以格外小心,老钱在后面打了两只手电,我负重只有背包,于是很轻松就先到了底。

我看着脚边那一堆一堆的骸骨,往远处照去,发现在我们所在位置的不远处有一处洞穴,洞穴钻透了石壁,不知通往何处。

我大跨步到那人工凿出来的洞穴边上,摸了摸洞壁,这洞壁下凿的手法果然跟我之前在甘肃和云南爬过的洞穴无比相似,于是我连忙招呼何瑜来看,他跟我爬过甘肃的盗洞,应该也能够辨识。

何瑜过来一摸,果然也是一愣,他说:“难道在我们之前,已经有人进来过了?”

老钱也凑上来看,不太懂我们在说些什么,我跟何瑜就大致告诉了他事情原委,表示我们之前在甘肃战国墓和云南的万婴塔遗址里也同样发现了与之类似的开凿洞穴,说完我们就给他腾出来地方,叫他掌掌眼。

老钱的祖上钱串子曾经跟随叶玉竹走南闯北,同摸金校尉以及古代钦天监的后代打过交道,也见过不少他们通天的本事,想来让钱得利来看,应该能比我们这些半吊子看出的东西要多些。

老钱蹲下身来,摸摸他那来不及刮干净的胡茬,眯着眼睛用手去摸那石壁,我跟何瑜低着头塌着腰跟在他后头,见他挪两步,歪歪头,再挪两步,又啧两声,看了大半天也没个结果,何瑜一下就急了。

“哎哎哎,叫你掌眼,你还真当这儿是你那破珍宝阁可劲儿掌起来了,有没有推论,倒是跟我俩说说呀。”

老钱这才挠挠头站起身来,对我特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来惭愧,鄙人多年赏玩金银宝器,虽然祖上跟那摸金校尉相知相熟,可传到我这里也就没剩下什么了,这看洞,确实不是鄙人长处。”

何瑜顿时心生怒意,骂他:“不懂,不懂那你不早说,他奶奶的看了这么久,这不耽误事儿吗!”

我一把拽住他:“你别急,听人老钱把话说完!”

“我虽然不懂摸金校尉那点子门道,但还是能分辨洞穴的走向的,少东家你来看。”老钱继续道,他给我指了个地方叫我看,“你看这凿子的方向就会发觉打洞这人并不是从洞穴外开始打的。”

我低头贴近他手指的那一部分石壁,上面是一层一层用凿子打出来的痕迹,痕迹很老旧,如果不耐着性子细看下去,几乎是看不到的。

“你是说,打这洞的人是从洞穴里打洞出来的?”

老钱点头说是,又补充道:“而且,鄙人现在越来越相信,当年甘昭于葬骨遗书中所卜之卦确切无疑,如果没有这场地震,这座墓应当是长埋地底,永不会重见天日。”

这话说的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倘若我太爷爷当年那卦正巧预言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也就是说,在我们到来之前,这墓确实没有任何盗墓贼能够进入,但是,我们进入了这里后却首先发现里面有一个人工凿出来的洞,如果卦象不错,没有人能进墓,那这洞存在的唯一解释就是有人从墓里凿洞出来。

可是,会是谁能从已经封土的墓穴里出来呢?莫非刚才我们猜对了,那座墓门就是修墓工匠最后的逃生门,从墓里打洞出来的会是逃脱殉葬的工匠?这样一来,我们之前推测的柳三水凿洞说就完全被推翻了,但是,如果这个说法才是正确的,那为什么甘肃战国墓里也出现了这种拥有类似手法开凿的洞穴呢?

何瑜回头来看我,见他那眼神,想必这货跟我心里思考的东西应该大差不差。

他掂了掂背上的韩卓:“算了,我看咱们也别在这儿瞎猜了,说不定进了这古讷老儿的墓,所有答案就都见分晓了呢?”

我收了纷乱的心思,回头用手电照着漆黑一片的洞穴倒是不觉得害怕了,并且觉得何瑜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我一马当先,端起手里的步枪打头先往洞里走了进去。

我本以为至少得走个百八十米的人工洞,结果还没走出去二十米,就进入了一条弯曲的甬道。

这条甬道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走进去才让我有了一点儿“陵墓”的感觉,整条墓道用青石板铺就,墓道两侧雕有石马、石人守卫、石头廊柱等,每隔三米就有一盏放置长明灯的基座,灯盏之上的烛火依旧亮着,墓道内灯火通明。

我哑然看着那些火烛:“这真出了鬼了,这灯过了那么多年居然还亮着?”

何瑜给我解释,这些长明灯上的白色油膏可能就是典籍传说中的人鱼膏,是以东海鲛人为原料炼出油脂,制成油膏以充当灯烛芯所用,传说只要一滴能燃烧数月,一盏长明灯可保万年不灭,我也真可算是开了眼了,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我凑在一盏灯旁边看了又看,这旁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东西,我居然能在现实中见到真家伙。

各位读者新年快乐!

第241章 二龙戏珠

在我还在研究那些长明灯时,何瑜就已经往前走了很大一截了,他一个人去我并不担心,因为这里的情况与之前我们碰见的很多情况都不太一样,这些墓道壁上挂着的长明灯给予了我们很宽的视野,即使何瑜走出去很远,我也完全可以确认他的位置。

他跑了一段路就又折回来:“我感觉这墓道有点儿奇怪啊,墓道是弯曲的,这样设计是为了绕开山石吗?”

他向我们大致描述了一下这段横向的墓道,简而言之就是两头呈现中心对称弯曲,而且发生弯曲的地方被设计得十分自然,让整条墓道能够如同一条弯曲的河水横亘在我们面前,但这样设置其实并不符合正常帝王修陵造寝的要求。